8月25日,億華通張家口基地首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正式下線,我國首條自動化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大批量生產線正式投產。它標志著我國氫燃料電池正式進入商業化階段。
從技術探索到示范推廣,再到真正走向市場,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歷經十余年,終于進入商業化階段。據悉,億華通張家口基地規模較大,一期產線年產能2000臺,二期年產達8000臺。
正式進入商業化階段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燃料電池專家李建秋教授表示,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與純電動汽車推廣有差別。一般純電動汽車只要有電力設施,就是能夠供電推廣。但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取決于氫能的基礎設施。所以在燃料電池汽車推廣上基本的指導方針是:再生能源與工業提純并舉,哪里有氫就在哪里推廣。
對于為什么以張家口為推廣基地,李建秋認為,首先在氫能源和氫本身的成本比較便宜的區域來進行推廣。張家口具備這方面的基礎。它本身是新能源的一個重點的示范城市,有大量的風電和光電資源。中午12時太陽能的光照很好,發電功率比較大,此時城市用電比較少,電會白白地浪費。氫燃料電池開發倡導的是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就是把沒有碳排放的這些風電光電,用來電解水制氫。
李建秋算了這樣一筆賬:張家口每年大概有100多億度電是不能上網的,叫棄電。如果把他們電解水制氫,大概50度電可以制一公斤的氫氣,這樣就是有幾億公斤的氫氣。一般一輛燃料電池轎車一年大約跑兩萬公里,大概只需要200千克氫。兩億千克氫可以支撐就是幾十萬輛轎車的運行。
在基本設施配套上,加氫站建設可以與加油站共存,油汽氫可以混合運行。因為燃料電池汽車的續駛里程比較長,建氣站不必太密集,據悉,張家口3年之內預計建19個加氫站。
另外,制氫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利用這個工業廢氣提純,下一步會在武漢市推廣,因為武漢有豐富的水資源,用廢水來供電然后來制氫,這個成本也非常低。
在百姓購車上基本沒問題,現在國家對氫燃料電池的補貼比較高,所以購車成本基本與純電動持平。
未來氫電汽車各司其職
對于是發展純電動汽車,還是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而這并不矛盾。億華通副總經理、張家口生產基地總經理宋海英告訴記者,純電動和氫燃料電池各有其適用領域。短續駛里程和緊湊型轎車會以純電動為主,SUV、大型車或續駛里程在400公里以上者,燃料電池汽車較有優勢。未來,燃料電池和純電動將各有其細分市場,二者相互配合,共同打造“純電動、零排放”的交通體系。
與純電動汽車相比,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優勢比較明顯。比如,冬季氣溫降低,純電動要為空調等系統供電,其續駛里程必然要打折扣。而氫燃料電池車在不影響續駛里程的同時其產生的余熱為乘客艙保溫,比純電動更加節能。
在氫燃料電池的快速平穩發展時,我們也看到不足,在技術上同國外相比還是存在不小的差距。據了解,國外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最長壽命已達到4~6萬小時,我國現在大概5000小時,2020年大概做到1萬小時,2025年大概做到2~2.5萬小時,到那時氫燃料電池可以做到與車輛同等壽命,這將大大提高消費者的接受程度。
水的電解過程是用電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那么,反過來,氧氣和氫氣發生反應就有可能逆轉電解過程而產生電,這便是關于氫燃料電池的最基本構想。1839年,歐洲科學家William R.Grove爵士將這一構想付諸實驗,發明了世界公認的第一個燃料電池。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