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田潰敗 大眾急轉身 日產通用偷著樂
6月1日國家發布《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提到,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5萬元;純電動補貼純電動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6萬元;節能汽車按每輛3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定額補貼。
根據新能源車的動力種類分別給予不同數額的補貼,純電動車補貼金額最高達6萬,這一明顯的特點被業內解讀為國家明確將純電動車作為中國未來新能源車主要發展方向來扶植的信號。
而在《通知》出臺之前,國內外各企業在新能源車上都已經做出了或多或少的投入,選擇的發展方向也不盡相同。補貼政策一出,企業誰人歡喜誰人憂?
歡喜者:日產、通用、比亞迪、奇瑞、眾泰等
根據國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儲能器、二甲醚)汽車等各類別產品。
如果說最受政策支持的為純電動車,那么在跨國企業中,日產、通用是“押對了寶”。日產汽車計劃于2011年率先將零排放純電動汽車日產聆風(LEAF)引入中國市場。為了實現這一進程,日產汽車以及其在華合作伙伴東風日產已與工信部、武漢市政府以及廣州市政府建立了零排放合作伙伴關系。
更讓其他企業嫉妒和不安的是,去年4月,日產就與工信部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協助工信部制定充電網絡建設和維護標準,以及促進電動車普及的綜合規劃。這一關鍵性的合作,讓人認為——中國純電動車標準將會走“日產路線”。若果真如此,那么日產無疑會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偷著樂”的還有通用。通用斥巨資7.5億美元(約合51億人民幣)研發了雪佛蘭Volt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由于其電池容量為16千瓦小時,按每千瓦小時3000元的補貼標準計算,可得到48000元補貼。雪佛蘭Volt將于2011年在中國上市。
由于有插電式混合動力車F3DM和純電動車e6的存在,比亞迪也是補貼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王建均在接受搜狐汽車采訪時表示,中國發展電動汽車的優勢比較明顯……支持優勢領域的發展當然是較明智的選擇。
雖然“鐵電池”專利、電動車產品的實際技術指標等問題一直受到質疑,但是比亞迪受到了政策大力扶持,這是無疑。
另外受益的是奇瑞和眾泰,在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中,奇瑞有兩款純電動車和兩款混合動力汽車在內,眾泰旗下眾泰和江南品牌則合計有3款純電動車入圍。
憂愁者:豐田、大眾、本田、長安、上汽等
補貼政策剛剛出臺,豐田就表示,除混合動力車外,豐田為了盡早地把外插充電式混合動力車實驗性的引進中國,正在積極推進各種準備工作。以混合動力車為主的豐田原本就沒有在中國新能源車的推廣上取得先機,這次僅有3000元補貼又讓大大不利于他。
雖然普銳斯車型全球銷量已經達到174萬輛,而且在2006年1月豐田就將第二代普銳斯引進中國國產,搶得國內首款混合動力汽車名號。但有報道提到,其在華4年的銷量不足4000輛。并且目前第二代普銳斯已經退市。究其原因,25萬的價格被認為是最讓人難以接受的。而這次3000元的補貼,仍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由此,拿到高額補貼,引入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就成了豐田的必然之舉。
與豐田面臨的問題類似,本田目前以進口方式在華銷售的油電混合動力思域也是銷售慘淡。其宣布將于2012年以進口方式向中國投放的insight和CR-Z也是油電混合動力車型。雖然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社長伊東孝紳認為,電動汽車在20年內難以普及。但是缺少補貼優勢的混合動力車能否打開市場同樣是讓人撓頭的問題。
長安和上汽看起來也是同政策方向不一致。上汽出現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中的轎車均為燃料電池車型,不在補貼范圍內。長安則是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兩種類型。
與以上幾家相比,大眾相同的是曾經“押錯寶”,不同的是他在急速的轉向。
一直力推柴油環保技術的大眾在兩年前發覺,由于柴油緊缺和油品質量問題,此項在歐洲大量普及的技術在中國根本無法推行下去。
現在,大眾計劃在中國大力推行純電動車。2010年北京車展,大眾高調宣布啟動中國電動車戰略,全球首次展出了朗逸電動車。近日還大眾純電動高爾夫概念車也亮相。到2013年,大眾純電動版UP將投入量產。據悉,首款國產的大眾電動車型將于2013年至2014年在合資公司下線。
與純電動車并肩而行的是混合動力車型,據報道,大眾計劃在2012年推出捷達的混合動力車型,一年后推出高爾夫和帕薩特的混合動力車型。
藍驅技術、純電動車、混合動力車型以及目前大眾汽車電動車業務負責人倪凱銘——將到任的大眾中國總裁,種種因素證明大眾正在馬不停蹄的推進新能源戰略,但是與日產、通用相比,仍然顯得慢了半拍。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