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超導體的作用,相信大家多少都知道一些。這種0電阻的材料如果如果能大規模使用,能將目前的電子技術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的難點在于需要在極低的溫度下(接近絕對零度)才能讓特定的材料變成超導體。
最近,德國馬普化學研究所的Mikhail Eremets和同事發現氫化鑭(LaH10)的超導性出現在250K或-23℃溫度下,這個溫度已經相當接近于常溫。
研究人員取來僅幾微米大小的鑭金屬樣本,放進一個打孔且充滿液態氫的金屬箔中,接著將此裝置連接電線,然后對其施加高達150~170GPa的壓力——相當于170萬倍標準大氣壓或地球中心壓力的一半。。下一步,研究人員以雷射光轟擊樣本,使鑭和氫結合形成氫化鑭,最后用X射線束測量該材料的結構與成分。
雖然團隊對材料施加的壓力之大,不太可能落實應用,但顯然我們又往0℃室溫超導體邁進一大步,研究人員下一個目標,就是尋找在常壓之下也能表現出超導特性的神奇化合物。新論文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