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表示,不會因為新能源車補貼政策而改變吉利原有戰略,將繼續堅持“多線并進”,不排斥也不傾向于某種技術路線,因為把握市場比獲得補貼重要。
新能源補貼政策出臺之后,眾多車企都表明了對此政策的看法,而吉利卻一直沒有吭聲。6月20日,久未現身的吉利董事長李書福出現在吉利大學參加“大學生創業基金”啟動儀式,終于對此政策開了口,他說吉利不會放棄原來的“多線并進”的戰略,因為市場遠比獲得補貼重要。
李書福接受記者提問。
5月31日,國家新能源補貼政策千呼萬喚終于出臺,其中,純電動車最高補貼6萬,插電式混動動力車最高補貼5萬,1.6L以下節能型乘用車僅補貼3000元/輛,很多企業將新能源車發展的“馬車”朝著補貼的方向進行調整。
李書福對部分車企跟著政策走的態度并不贊同,“不能說一補貼就高興了,依賴補貼是短視的做法。企業更重要的看清市場需求,弄清楚新能源車技術發展的規律,這比獲得補貼重要得多。”他透露,即便補貼的傾向已經非常明顯,吉利仍將堅持“多線并見”的態度,研發范圍基本涵蓋現有的主流技術,不會根據補貼而盲目進行取舍。純電動車將作為為研究方向之一,而混合動力仍舊是目前較為現實的技術。
吉利電動車EK-2
2010年北京車展上,吉利展出了五款量產新能源車型,其中包括兩輛電動車,1款采用GSG智能啟停技術的車型和2款GPEC吉利插入式混合動力車型,預計這些車型均將在兩年內先后上市。吉利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球汽車產業對于新能源的認識還處于初級階段,還未形成統一的能源認識,吉利著力于技術儲備、面向市場、面向未來、多種形式并舉的開發模式。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