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近日,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市場監管局發出了順德區首張氫能源汽車氣瓶充裝許可證。
氫氣無色無味,又兼具易燃易爆的特性,我們無法通過嗅覺或者肉眼發現空氣中的氫氣,就目前氫能最普遍的用途之一燃料電池汽車而言,當氫氣被儲存在密封的罐子里,并為我們的汽車供能時,如果一旦遇到撞擊或者其他意外情況,是否會發生氫氣泄露,從而導致發生爆炸?
為此,科學家們將氫氣、天然氣、煤氣、汽油等一些可燃性物質的特性做了一個數字方面的對比——上表中的數字顯示出,氫氣在易燃易爆方面的“優勢”并不明顯,在著火溫度方面明顯低于汽油,著火時產生的能量更是低于所有參與對比的可燃性物質。而氫氣的密度卻僅為空氣的7%,與汽油、丙烷和甲烷等相比,在空氣中有著更大的浮力,更容易迅速上升,其擴散性和快速揮發性也明顯高于其他易燃氣體。
由于氫氣爆炸要求濃度高,在爆炸前一般就已經開始燃燒,反而很難爆炸。而且氫氣重量輕,溢出系統的氫氣著火后會迅速向上升起,反而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車身和乘客。因此,在空氣中很難聚集高濃度的氫,如果發生泄漏,氫氣將迅速擴散揮發,不易形成可爆炸的氣霧,特別是在開放環境中,很容易逃逸,而不會像汽油揮發后滯留在空氣中不易疏散。
實際當中,氫氣易泄漏更多的是通過燃料管線、閥門、高壓儲罐上出現的微小裂縫。通過對燃料運輸系統的合理設計,可以避免采用厚度很薄的材料。
車輛面對事故和極端情況還安全嗎?
國內外著名的燃料電池車廠商都針對儲氫瓶的安全性在各類條件下做了多方面實踐測試,多角度的展示了在現在氫氣儲備和使用技術下氫能的安全性是十分有保障的。
儲氫瓶子彈貫穿試驗:用子彈打穿35MPa儲氫瓶的45秒照片,當儲氫瓶被子彈擊穿時沒有發生氫氣爆炸,當子彈擊穿儲氫瓶時氫氣是向上噴射,氫氣噴射的速度極快,整瓶氫氣通過一個子彈孔45秒就排放完成。
儲氫瓶火燒試驗:將儲氫瓶進行火燒,氫氣燃燒前一秒火焰最大,一秒之后火焰驟降,基本5-15秒后火焰熄滅,最重要的一點,即便是火燒氫瓶,儲氫瓶依舊沒有出現爆炸。
儲氫瓶泄漏點火試驗:美國邁阿密大學的Swain博士也做過一個著名的試驗,選擇一臺普通汽油車以及一臺氫燃料電池汽車,進行泄漏點火試驗。點火3秒后,高壓氫氣產生的火焰直噴上方,汽油則從汽車的下部著火;到1分鐘時,用氫氣作燃料的汽車只有漏出的氫氣在燃燒,汽車沒有大問題,而汽油車則早已成為大火球,完全燒光。所以氫氣易揮發的性質,使得氫氣燃料電池車與普通汽油車相比,不像汽油會在地面淤積,危險性可持續達數個小時,氫只需幾秒鐘就能消散不見,更有利于汽車的安全。
守“格”——氫能標準
《禮記》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格”是標準,是界限。安全的堅守,離不開“格”。標準化是產業規范化、規模化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據統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已發布氫能領域國際標準28項,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已發布燃料電池國際標準16項,而中國的國家標準達到了80項,行業標準約40項 。
事實上,每一種能源在被人類發現和使用的初期,都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性,而隨著人們對其熟悉、習慣的過程,慢慢適應和掌握了其特點,這些能源就變成了人們的好幫手。氫能也是如此,要認識到事物的本質,讓產業化和商業化的過程中,既要有“格”、又要守“格”,加強檢測與監管,讓公眾信服、讓行業堅守,才是最好的安全保障。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