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獲悉,青海省扶貧局聯合該公司共同組建的青海光伏扶貧大數據中心正式掛牌運行,該中心旨在以大數據技術與光伏扶貧工作的融合應用,全面提升光伏扶貧工作水平,為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力支撐。
近年來,青海省充分利用光照資源稟賦,搶抓扶貧政策機遇,積極推進光伏扶貧工作。建成覆蓋39個縣市區、總容量73.16萬千瓦的光伏扶貧電站,惠及全省1622個貧困村。光伏扶貧已成為破解扶貧產業發展難題、實現轉型升級的優勢產業,在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實現高質量脫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探索更加精益高效的光伏扶貧管理方式,著力解決光伏電站建設分散、運營成本高等多項難題,國網青海電力以深化數據貫通和共享應用,拉動產業鏈整體協同發展目標,依托該公司建設運營的青海省能源大數據中心資源優勢,成立青海光伏扶貧大數據中心,以數字創新為光伏扶貧轉型升級賦能,積極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青海光伏扶貧大數據中心以數據挖掘分析和數據增值服務為切入點,結合青海光伏扶貧實際,建成全國首套省級光伏扶貧運營管理系統和全國首家省級扶貧光伏大數據中心,首創了扶貧電站“無人值班、少人值守”運行模式,走在了全國省級光伏扶貧電站管理前列。目前,已實現全省光伏扶貧電站的全量接入,平均每座電站年均節省人工成本50萬元。運行管理人員可通過系統實時查看電站發電設備健康狀況和故障提前預警情況,對故障設備進行遠程控制、精準預測發電量等,推動光伏扶貧電站向智能化,專業化、數字化模式轉變。在光伏扶貧大數據中心建設中,該公司以政企合作優勢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按照光伏電站20年生命周期測算,節省光伏扶貧大數據中心建設運維和數據傳輸費用約1.37億元,運營成降低約4.2億元,推進光伏扶貧工作取得更加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青海光伏扶貧大數據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對全省光伏扶貧電站進行遠程監視控制。王靜 攝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