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7月15日舉行的湖南省2020年工業節能診斷服務工作啟動會議上獲悉,2016-2019年湖南省單位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超過5%,累計下降21%,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十三五”工業節能目標任務,累計節約標煤10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00萬噸,直接節約能源成本約150億元,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贏。
“工業節能診斷如同中醫里的‘治未病’,專家上門‘把脈問診’,現場‘開方抓藥’。”省工業通信業節能監察中心主任廖哲智介紹,節能專家將免費為企業評估設備能耗水平、節能技術應用、能源管理制度執行等情況,找到企業在行業、區域中處于什么水平,明確方向,綜合施策。
根據工信部的部署,湖南省堅持節能監察執法和節能診斷服務“雙輪驅動”。通過行政執法手段推動工業重點領域的節能降耗與落后產能退出,同時以激勵政策引導工業企業和園區創建綠色工廠、綠色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開發綠色設計產品,提高工業綠色化水平。
今年全省已有235家企業報名接受節能診斷,31家第三方機構報名參與節能診斷。為推動更多工業企業參與節能診斷服務、提升工業能效水平,省工業通信業節能監察中心對診斷結果為優良,即能效達標、管理到位的企業,將減少監察執法頻次,甚至“免檢”。
據悉,2019年全省共征集57家工業企業、13家專業機構開展節能診斷服務。通過節能診斷,第三方節能診斷機構共提出了175條節能建議和措施,預計全部實施后每年可產生28.5萬噸標準煤的節能效果,實現經濟效益1.64億元。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