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我們之前做一個調查,網友的觀點是直接相輔的,我們當時做了一個調查呢?參與這個調查網友大概有接近1萬多人,其中有46.1%的網友都支持我們的電動車,另外還有32.8%的支持混合動力,也就說其實現在,我們把現在新能源寬泛去看的話,就是排在大家心目中的第一位的是電動車,第二位的是混合動力,基本上是這樣的一種模式。那我們知道就是剛剛您也提到超車的這個理念[綜述 圖片 論壇],其實之前也有這樣的說法,就是說我們可能會在下一輪的競爭中,我們去追趕到全球的一個汽車企業(yè)巨頭,但是很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別人也在講就是我們電動車領域,比如一些全球巨頭的研究,事實上已經從幾十年前就開始了,那我們的差距可能不是100米比10米,可能比這個還要在大一點,可能是100米比50米,那么知道陳教授其實是電動車研究的專家,您能不能給我們一些專業(yè)的意見,或者有沒有一些新的見解?
陳全世:關于這個新能源汽車三種方案,而且我都進行過研究20年就四個五年計劃,八五期間我主要研究純電動的,九五年期間主要研究混合動力的,而且都有樣車。十五以后和十一五呢現在主要是燃料電池。這三種車型可以說我還研究的比較全面,也有兩本著作寫那個東西。第一個,我覺得是目前電動汽車是最終解決方案,這大家都沒有懷疑的,50年后沒油可燒的了,那時候真的是電動汽車或者是燃料電池汽車,這是肯定的,但是這個過程還是比較長的,一下子從燃油汽車,一步邁過去可能有問題。因此目前來說我認為混合動力是一個可用的一個比較實用的方案,這種方案不能拋棄它,畢竟我們現在還有油燒,畢竟我們現在的內燃機還是進步的比較快的。
因此我覺得不要說國家補貼純電動車,或者說是可充電的混合動力車,其它的混合動力車就不要發(fā)展不是這個概念。為什么呢?就是我覺得這是一個可用的方案和一個長遠的方案的一個問題,這問題并不矛盾,好像某國壟斷混合動力,不是這樣的。現在內燃機呢?我們國家內燃機有O1、O2、O3、O4、O5這個發(fā)展也是很快的,也就是有企業(yè)通過技術改造以后,節(jié)約一個能量 ,節(jié)油以后,它會在這里面得到什么好處。
我覺得補電動汽車,主要電動車目前還更不成熟,舉一個例子,電動汽車現在還在小學,混合動力都快大學畢業(yè)了。因此我們要把重要的經濟補貼給還不太成熟的地方去,對那些將成熟的或者已經成熟的這個汽車呢,讓它在市場上去搏弈,我覺得這是完全可以的。通過節(jié)油,它節(jié)能,節(jié)約石油它可以得到好處。這次公布的方案,基本上都沒有混合動力,實際下一步這個任務如果再收緊,把這個節(jié)能指標再往下降,目前這種純的汽油機的方案就達不到要求了,必須通過混合動力來解決,因為我說這是第一步,第二步肯定要把指標調,現在基本上5.7升到7升,我現在把這個指標降到5.5升以下或4升,你現在這個汽車達不到要求。你不搞混合動力是沒有出路的,因此我覺得這是一個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問題,因此我覺得不應該把這兩個對立起來,我覺得應該辯證的看這個問題,也就是我們鼓勵的最終的方向,和我們目前現在做的東西,可能大家理解不一樣。
因此我覺得還對下一步對混合動力的補貼和這個鼓勵可能會通過節(jié)能去補貼它,通過節(jié)能去鼓勵它,通過節(jié)能去把這個混合動力的一些優(yōu)點充分讓它發(fā)揮,能發(fā)揮的我覺得還是要發(fā)揮,過去我們鄧小平同志講白貓、黑貓,只要對著耗子,只要節(jié)能只要減排,哪一種方案都是鼓勵的,我覺得并不是厚此薄彼。另一方面就是電動汽車現在還更不成熟,它的成本太高,因此補貼的我覺得也是對的。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