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個艷陽天,真好啊!有太陽俺們就能等著收益。”望著村委大院南側的“光伏發電站”,于林村貧困戶郭占友高興地說道。
黃河口鎮于林村,曾經是省定貧困村,為帶領村民脫貧致富,2016年,于林村陸續投入55.8萬元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助力脫貧攻堅。光伏發電站通過光伏板吸收太陽能,把光能轉化成電能,通過并網逆變器接入220伏單相交流電網,實現并網發電,按照市場價格被國家電網收購,每發一度電都可獲得國家補助。分布式光伏電站以村集體為建設主體,產權歸集體所有,建成當年即開始收益,不僅積極響應了國家綠色發展戰略,更為發展帶來了“澎湃電力”,為集體經濟發展聚集了財富,為于林村貧困戶脫貧之路點亮了“指明燈”,成了脫貧路上的加油站。
“我們村的光伏發電站,一年可發電12.5萬度,為集體經濟增加12萬元的收入。”于林村黨支部書記郭孝名興奮的介紹著,“陽光越充足,發的電越多,村集體的收入就越高,光伏發電解決了我們村集體脫貧難題”。
光伏扶貧具有明顯的產業帶動和社會效益,讓貧困戶們盡享陽光收益,“曬著太陽”增收脫貧,奔向小康。下一步,黃河口鎮將繼續完善村集體光伏受益分配方案,通過設置公益性崗位,為貧困戶量身定制“工作崗位”,強化“造血式”扶貧。同時對光伏發電情況進行定期排查,發現問題,及時維護,確保貧困戶穩定增收,切實保障光伏扶貧發揮長效化效益。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