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儲能十年,感慨歷程
儲能聯盟十周年我還是比較感慨的,因為華能做儲能技術研發也做了十年,這個可以自豪的說,國內電力行業里邊應該沒有哪家公司真正的做了10年儲能技術研發,所以華能集團在儲能技術戰略方向布局還是比較有遠見,2010年華能集團就支持儲能技術研究一直走到現在。感慨這十年來儲能技術和儲能產業的起起伏伏,中關村儲能技術聯盟的十周年契合著華能集團儲能技術研發的十周年,并開花結果了華能自主品牌的分散式電池儲能技術和產品。
二、華能儲能,十年一劍
截止目前華能集團已經做的儲能項目包含已投運以及準備建設的累計達到300多個MWh,發電側的角度華能集團儲能電站的占比很高。
華能目前在儲能技術研究這塊主要采取分散式儲能技術,業內目前電池儲能系統主要采取集中控制方式,主要采用電池串聯成組再并聯的方式,多簇電池并聯會引起電池簇之間的不均衡,久而久之并聯電池簇中會出現一部分電池實際出力不足,而另一部分超出倍率使用的現象,造成“木桶”效應或“劣幣驅逐良幣”效應;集中控制方式的一個電池模組出現電芯故障會對整個電池簇運行造成影響。導致系統降功率運行,系統可用容量不斷降低。
我們華能的分散式儲能技術通過DC-DC或DC-AC實現電池簇虛擬并聯,電池簇不直接并聯,實現了電池簇虛擬并聯和簇間解耦,解決了單個電池簇對電芯一致性要求高的問題,即使一個電池簇中出現電芯故障或內阻增加,也可避免該電池簇對別的電池簇造成影響,可直接抽出,不必停機,短接后剩余電池可通過直流控制器模塊升壓正常工作,系統可用容量降低很少,有效的提高系統的可用容量。
再說一下我們這些年做的華能系統內的儲能示范項目, 第一個是2017年年底在青海格爾木光伏電站投的直流側儲能系統,這個項目是1.5MW/3MWh,這個實際上是國內首個從商業模式的發電側光伏儲能系統,這個實際上至今我們還在運行,也很好,三年多從來沒有出現大家報道我們出現過任何問題。我要感謝當年跟我們一塊做項目的電池廠家,真的感謝你們一路支撐著走來。第二個是2019年年底在新疆哈密的2MWh光伏儲能項目,這個也和格爾木的一樣采取的是我們華能分散式儲能技術,運行效果也比較好。
然后最近的是我們華能在安徽蒙城的風電場,我們承擔了其中的2.5MW/2.5MWh,這部分采取的也是我們的分散式儲能技術,目前正在系統調試,這兩天電網就要驗收,這是國內首個商業化應用的分散式儲能電站。
三、華能儲能,未來可期
華能分散式電池儲能技術是未來可期的,因為有一個非常值得大家尊敬的民營企業—華為,它當年從集中式光伏電站技術開拓出了組串式光伏,雖然成本高一點,但是增加了發電量,總的收益是增加的最終逐漸得到行業認可。同理,相比與光伏產業,電池儲能產業更需要對電池的精細化管理。因此,華能分散式電池儲能技術替代目前集中式電池儲能技術將是大勢趨勢。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