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稻田里,風吹麥浪,在那一片金黃里,閃動著點點紅星,這是國網南通市海門區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的身影。今年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一年,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一年。11月6日,海門公司黨員服務隊來到正余鎮河岸村,為147戶“光伏”發電村民提供專業服務。
海門正余鎮河岸村位于正余的西南角,地處偏僻,由于村營收入少,勞動力薄弱,無產能優勢,河岸村在“十三五”期間被評為南通市級經濟薄弱村。2016年以來,河岸村的發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幫助。作為該村“走幫服”結對單位,南通供電公司積極利用專業優勢,提出了建設光伏發電項目來增加村營收入的構想。光伏發電項目建成后每年能產生較為穩定的經濟收益,且能延續20余年,其綠色、高效的收益模式符合當今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的理念,也契合河岸村實際。這一構想提出以后,南通供電公司隨即啟動了前期籌備工作。
光伏發電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場地和資金問題,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南通供電公司“走幫服”工作小組走村入戶,多次深入現場考察,摸排河岸村適合光伏項目的場地,結果發現南通振康焊接機電有限公司新廠房的屋頂適合建設光伏項目。為征得企業的支持,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多次上門服務,為該企業“量身定制”用電方案,免費提供“電力體檢”。服務隊員無言的行動、真情的付出感動了企業負責人,最終決定無償提供廠房作為光伏扶貧項目的建設選址。
經測算,振康公司有2400平米屋頂面積,可滿足187千瓦裝機容量建設需求,整個項目投資近50萬元,建成后年發電量達10萬度,每年可為村里增加收入8萬多元。2019年8月6日,河岸村光伏扶貧項目洽談會在正余鎮政府正式召開,南通人社局、南通供電公司、振康公司及鎮村等相關單位參加了會議。各方就項目投資額、裝機容量、發電消納方式等問題充分會商,形成了多部門協作機制。這標志著正余鎮河岸村光伏發電項目正式立項。
為籌得項目建設資金,南通供電公司發動系統內黨員捐款,并向其它單位發出倡議。經南通供電公司、南通市人社局、海門市交通局等6個“走幫服”正余鎮聯系點成員單位共同捐資,2天內43萬項目建設資金全部到位,為河岸村光伏項目推進奠定了基礎。2019年12月23日,河岸村光伏發電項目正式開建,經過10多天的安裝建設和接電驗收,該項目于今年1月并網發電。
光伏發電實打實地為河岸村帶來了實惠,也為村民找到了一條致富路,目前該村已有147戶居民因光伏發電增加了收入,其中還有部分村民通過擴大光伏發電規模成了“專業戶”。如今的河岸村,農業興旺起來了、村容村貌變美變亮了、農民群眾致富有精氣神了,正昂首邁步小康的道路上。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