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苗圩表示,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目前基本確定為以電動汽車為主,多種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并存的發展模式。
業內也對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車的發展寄予厚望,認為是中國汽車“彎道超車”、“跳躍式”發展的一次良機,不少人認為中國的電動車技術與國外幾乎不存在差距。
7月12日,在中國汽車市場發展趨勢論壇(亞市第115期信息發布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揚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與國外的差距很大。日本豐田汽車的普銳斯已經發展到第三代了,中國車企的水平僅能達到第一代。
他舉例說,在傳統汽車方面,中國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有目共睹,最主要的是在發動機效率和變速箱水平上。至于新能源汽車,中國在電池和電動車技術上依然與國外先進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說,我們有令世界艷羨的稀土資源,但是我們卻做不好永磁材料,我們只能出口稀土,進口永磁材料,外國人也不肯把制造永磁材料的設備賣給我們。我們也有鋰資源,同樣也做不出來相關的電動車材料。
電動汽車中要用到的隔膜,我們只能做單層的,這樣的水平只能用于山寨手機。而3層的隔膜我們只能進口,同樣買不來設備。
董揚強調,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同時,我們不能忽略傳統汽車的節能減排,這應該與發展新能源并行。應該堅持技術路線中立,百花齊放,燃料電池、甲醇、乙醇、二乙醚、混合動力都應該發展。并推動汽車小型化。
董揚呼吁國家加大新能源方面的資金投入,向國際水平看齊。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