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中國科學報》獲悉,我國首個商業開發的大型頁巖氣田——中國石化涪陵頁巖氣田累計生產頁巖氣400億立方米,創國內頁巖氣累計產氣新紀錄。目前,該氣田日產氣量近2000萬立方米,可滿足4000萬戶家庭(相當于3個重慶市的家庭)日常用氣需求,惠及長江經濟帶沿線6個省、70多個城市、2億多居民。
頁巖氣是指賦存于富有機質泥頁巖及其夾層中,以吸附或游離狀態存在的非常規天然氣,成分以甲烷為主,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資源和化工原料。涪陵頁巖氣田位于重慶市涪陵區,是我國首批設立的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和勘查開發示范基地,也是川氣東送管道重要氣源之一。
該氣田于2012年12月開始建設,為當時除北美以外首個頁巖氣重大商業發現;2014年3月提前進入商業開發,成為我國首個進入商業開發的大型頁巖氣田,也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加拿大之后第三個實現頁巖氣商業開發的國家。2017年氣田如期建成百億方年產能,2018年、2020年和2021年累計產氣分別突破200億方、300億方、400億方,實現跨越式發展。在儲量方面,2020年10月,經自然資源部評審認定,涪陵頁巖氣田累計探明儲量達7926.41億立方米。
在短短幾年時間里邁過4個百億產量階梯,秘訣何在?中國石化江漢油田首席專家、涪陵頁巖氣公司黨委書記劉堯文告訴記者,這主要是依靠管理創新、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和市場化運作等。
據他介紹,在8年多時間里,中國石化從零起步,不斷探索,創新集成長水平井分段壓裂試氣、綠色開發等五大頁巖氣開發技術體系,為我國頁巖氣大規??碧介_發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首創中國頁巖氣立體開發調整技術體系,達國際先進水平;自主研發關鍵裝備全部實現國產化,打破國外技術壟斷。2018年,“涪陵大型海相頁巖氣田高效勘探開發”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中國石化江漢油田涪陵頁巖氣公司總工程師李遠照告訴《中國科學報》,與北美相比,涪陵頁巖氣田在裝備和技術方面不存在代際差異。
他介紹,壓裂是實現氣田高產的關鍵一環。涪陵氣田正在推廣使用的全電驅壓裂裝備相比于傳統柴驅壓裂設備,占地面積減少23.07%,能源消耗平均降低33.2%,噪聲下降46.3%,施工效率提高70.9%,氣田單平臺最高日壓裂段數為9段,達到北美先進水平。此外,為提高氣田產量和采收率,涪陵頁巖氣公司采取推進老區精細立體開發調整、加大增壓開采力度等措施,創新形成了“上部氣層和下部氣層兩套層系分層開發,2000米水平段長為主,同一平臺大叢式交叉布井”等國內首個頁巖氣立體開發技術。目前,焦石壩區塊立體開發區采收率達38.6%,居國際先進水平、國內領先水平。
他表示,下一步,中國石化將聯合高校和科研機構,在氣田監測技術方面進行聯合攻關,如建立更加豐富的數據庫和可解釋的數據模型,以進一步完善和升級現有技術。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