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xicheji.com-天天日天天舔,亚洲成年av免费看,99久热这里有精品免费,亚洲经典精品,97无码超碰中文字幕,成人AV中文字幕,亚洲风情在线观看,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光伏轉債規模擴容至441億元 為何受到熱捧?

2022-02-24 10:12:59 21能聞   作者: 曹恩惠 費心懿  

2月23日下午,通威股份在上證路演中心召開了可轉換公司債券“通22轉債”(110085.SH)的路演。

此前,該公司發布公告稱,“通22轉債”(110085.SH)募集資金總額為人民幣120億元,初始轉股價格為39.27元/股。作為迄今為止發行規模最大的光伏可轉債,“通22轉債”發行預案一經發布后,便受到市場關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光伏可轉債規模呈現擴大之勢。根據天風證券的統計,當前共計19只存量和3只待上市光伏轉債,債券余額合計達441.34億元。其中,債券所涉標的公司已經覆蓋光伏全產業鏈,且以各環節的龍頭企業為主。而虎年春節假期后,共計4只光伏轉債發行或待上市,債券規模高達223.67億元,發行規模創下新高。

“當前,光伏產業景氣度確定,各大企業融資需求較高,可轉債成為重要的融資工具。”某券商固收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可轉債融資自身特有的融資成本低、對股本即時性影響較小等特點,疊加當前光伏行業發展前景廣闊,使得目前光伏轉債在市場上享有較高的熱度。

光伏轉債規模超440億元

今年以來,四只上市、待發行的光伏轉債分別為“隆22轉債”(113053.SH)、“錦浪轉債”(123137.SZ)、“通22轉債”以及上機數控的轉債。這其中,“隆22轉債”發行規模為70億元,期限為六年。

2017年和2020年,隆基股份先后發行規模分別為28億元、50億元的可轉債,均受到了機構投資者的追捧。而此次“隆22轉債”,也是該公司上市以來最大一筆可轉債融資。

盡管,這筆可轉債融資發行是遭遇了一段插曲——1月11日,隆基股份公布了70億元可轉債“隆22轉債”的發行結果,原始股東、網上社會公眾投資者分別認購43.47億元、26.03億元,網上社會公眾投資者約有5000萬的認購金額被棄購,最終由聯合主承銷商包銷。但2月17日上市首日,“隆22轉債”上市首日保持著一定熱度,漲幅25.38%。

根據天風證券的統計數據,待“通22轉債”、“錦浪轉債”相繼發行上市后,整個光伏板塊將迎來21只上市可轉債。而光伏硅片新貴上機數控的可轉債發行方案也于去年四季度獲得證監會核準發行,金額為24.7億元。至此,上述22只光伏轉債標規模達441.34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在產業鏈上游的硅料、硅片相關領域,近年來已有多只可轉債發行,如主要業務為高純石英砂廠商的石英轉債(113548.SH),涉及熱場系統領域的金博轉債(118001.SH)和楚江轉債(128109.SZ),以及金剛石線廠商的岱勒轉債(123024.SZ)和金剛石砂輪廠商的三超轉債(123062.SZ)等。

在中下游,逆變器巨頭錦浪科技也在近日發行錦浪轉債,可轉債金額為8.97億元,轉股價值89.11,股東配售率是19.55%。

近日,在組件環節,龍頭企業天合光能發布公告,天合轉債(118002.SH)自2月21日起可轉股,轉股價為50.4元/股,轉股溢價為19.54%,至2027年8月12日為止。彼時,其發行的天合轉債規模達到了52.52億元。

而在產業鏈中游,多家電池片相關廠商也發行了可轉債,如晶瑞轉債(123031.SZ)、帝爾轉債(123121.SZ)、晶瑞轉2(123124.SZ),發行規模分別達0.53億元、8.4億元和5.23億元。此外,在輔材相關的上市公司中,旗濱轉債(113047.SH)發行了14.99億的債券,其主要業務為光伏玻璃;賽伍技術是光伏背板、膠膜和電站維修材料的龍頭,賽伍轉債(113639.SH)的發行規模為7億元;光伏EVA的廠商東方盛虹發行的盛虹轉債(127030.SZ)的規模則達到了49.99億元,僅次于通威股份、隆基股份和天合光能。

至于下游電站發電環節,嘉澤轉債(113039.SH)、晶科轉債(113048.SH)、九洲轉2(123089.SZ)、中裝轉2(127933.SZ)的發行規模分別為2.88億元、22.97億元、2.06億元和11.6億元。其中,發行規模較大的晶科轉債,在去年9月份的盤中價格一度升至211.58元。

據此前天風證券的研報統計,除石英轉債和晶瑞轉債的轉債價格分別達到了409.51元和409元之外,其他標的的轉債價格分化不大,基本位于127元至187元,轉債溢價率大多位于1%至45%之間。

產業發展支撐光伏轉債熱度

2018年,“531光伏政策”讓國內光伏行業踩了一次“剎車”。在這一背景下,當年7月底,通威股份公布了其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申請獲中國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批準的消息。這成為“531光伏新政”實施后,國內光伏行業首單獲準發行的融資案例。

業內將這一事件視作,國家及資本層面對光伏產業的發展依舊持有信心。根據發行公告,彼時,通威股份通過可轉債擬募資不超過50億元的資金,用于包頭、樂山各2.5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的建設。

2019年4月份,“通威轉債”(110054.SH)上市。在當時整個國內光伏行業發展進入短暫的緩慢階段時,該債券上市首日收漲19.90%。但隨著產業發展的波動,“通威轉債”的價格也跌宕起伏。在2020年3月16日贖回當日,該債券價格低至104元。

實際上,“通威轉債”的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可轉債的熱度與光伏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當行業景氣度波動之時,光伏轉債價格也隨行就市。

以最新上市的“隆22轉債”為例,截至2月23日,該債券價格為126.31元,漲幅1.49%。在上市后的四個交易日中,“隆22轉債”價格出現波動,走勢幾乎與正股一致。其中,2月18日和2月21日兩個交易日,該債券價格均收跌。

這與虎年春節后整個A股光伏板塊的調整不無關系。在產業鏈價格博弈情緒有所抬頭的背景下,市場對于產業鏈部分環節一季度的盈利情況表現出擔憂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在產業鏈激烈的博弈下,上市公司當前大規模發行可轉債的主要目的還是用于擴產。

例如,此次通威股份120億元的可轉債募集資金正是擬用于光伏硅材料制造技改項目(二期高純晶硅項目)、光伏硅材料制造項目(二期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15GW單晶拉棒切方項目等;

隆基股份70億元的可轉債募集資金,則用于年產15GW高效單晶電池項目、年產3GW單晶電池制造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尚未發行可轉債的上機數控,則計劃將全部募資資金投向包頭年產10GW單晶硅拉晶及配套生產項目;

組件龍頭天合光能的可轉債募集資金則用于包括鹽城年產16GW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年產10GW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宿遷二期5GW)、宿遷(三期)年產8GW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鹽城大豐10GW光伏組件項目等,強化一體化建設。

2月23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2021年發展回顧與2022年形勢展望線上研討會”上指出,2021年我國光伏行業繼續高歌猛進,制造端、應用端、進出口都取得了快速增長。這其中,我國光伏制造端四環節產值突破7500億元。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光伏轉債,通威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