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召開的東莞市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專家研討會上,東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冷曉明首次披露了當地發展電動汽車產業的計劃,表示力爭到2015年,全市電動汽車累計產銷量超過2萬輛,電動汽車保有量超過1萬輛。計劃首先在松山湖和常平進行電動汽車應用配套設施建設試點,并表示將進一步明確用地、稅收、貸款等優惠政策。
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東莞會不會加速進入新能源汽車時代?不少市民和經銷商都表示,政策扶持的確使東莞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更加光明,但它的市場接受程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比不上傳統燃油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
現狀:新能源汽車“曲高和寡”
東莞市車管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6月東莞機動車上牌量高達60440輛,同比增量萬余輛。但在巨大銷售總量中,新能源車的占比幾乎可以被忽略,銷量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
豐田普銳斯(配置 圖庫口碑論壇)是最早在國內銷售的混合動力車型,上市以來銷量一直不理想,時至今日,普銳斯在東莞的銷售依然非常尷尬,其單店的年銷量僅數臺。與此同時,君越(配置圖庫 口碑論壇)混合動力版的銷量也很“低調”,該車上市至今,君豪別克單店年銷量僅“以個位數計算”。東風本田寮步永升店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思域(配置圖庫 口碑 論壇)混合動力(配置 圖庫 口碑 論壇)版的銷量每年也不超過10臺。比亞迪F3(配置 圖庫 口碑 論壇 4S店)DM雙模電動車低碳版今年3月正式面向個人用戶銷售,但記者了解到,東莞部分比亞迪經銷商至今仍未開始引進F3DM。
而純電動車的處境則更加艱難。雖然從5月開始,純電動出租車比亞迪e6就已于深圳正式上路投放運營,但比亞迪E6要推廣到面向個人銷售,可能還要經過政府公務用車、企業集團用車等過渡階段。在東莞市場,品牌廠商在售的純電動汽車數量幾乎為零。
調查:價格和技術成需求軟肋
一份針對廣東車市的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被訪者認為電動汽車市場前景一片光明。近一半受訪者表示,促使他們購買電動汽車的原因主要是環保和使用成本低。但也有超六成的受訪者表示,將來買車會選擇混合動力而非純電動汽車,更有超七成的受訪者預測,未來取代傳統燃油汽車的將是混合動力汽車而非純電動汽車。約四成受訪者透露,他們不選擇電動汽車的原因主要是價格較高、電池充電時間較長和電池續航里程較短。
被訪者中,車主秦先生的觀點很有代表性。他曾試駕雷克薩斯和奔馳的混合動力車,“除了駕駛中噪音較小外,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沒什么特別之處。”但雷克薩斯GS(配置圖庫 口碑論壇)300的價格比它的混合動力版足足高出30萬。“這30萬可夠我加一輩子的油了,長遠算下來其實省不了錢。”秦先生表示,現在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都不普及,維修保養不太便利,而且技術不成熟,故障可能比較多。
分析:效果要看能否吸引產商
對于東莞政府扶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決定,東莞多家汽車經銷商表示認同,因為汽車能源的轉變是一個趨勢。
那么,通過政府扶持能否加快東莞進入電動汽車時代的進程?冠駿福特4S店市場部經理何永坤對此持保守態度。他認為,政策所發揮的作用主要是吸引廠商, “如果政策吸引力足夠大,生產商愿意來莞投資,加上政府的大力配合,電動汽車市場形成規模的時間會有所縮短。”但對于產品的銷售能否提升,何永坤表示,這還要等產品出來以后,視當時的經濟環境,結合其他競品及各種因素才能作進一步的分析。
另有業內人士認為,“對于現在的有車一族來說,他們如果換車,肯定要追求更好的動力、更佳的性能,電動汽車在這方面比不上傳統燃油汽車,所以很少有人會在換車時選擇電動汽車。”但他同時認為,電動汽車的主要市場在于首次購車者,“因為他們對汽車動力、性能方面的要求相對較低,可能會選擇電動汽車作為代步工具。”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