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熱資源儲量豐富,“令人略微遺憾的是,我國地熱能開發利用總量居世界首位,但以中淺層地熱的直接利用為主,也就是溫泉洗浴、地源熱泵等直接取熱方式。對能源結構調整和‘雙碳’目標實現有重大意義的是深部地熱取熱發電和梯級綜合利用,在這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王焰新告訴《中國科學報》。
深部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目前面臨著多重難題。因此,王焰新建議,在政府層面,需要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成立深部地熱開發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實現深部地熱成因和規律研究的重大理論突破;投入資金開展地熱資源普查,為社會資本提供準確的地熱資源分布圖;參考光伏和風電產業發展規律,為地熱產業提供精準補貼,產業成熟后可逐步退坡。
市場層面,在全國擇優開展一批深部地熱試點項目,以試點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地熱產業開發;充分利用碳市場為深部地熱和地源熱泵等技術推廣應用提供有效的激勵;用數字技術為深部地熱產業發展賦能,加速建設數字地球,在保障國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推動地熱數據要素市場化和地熱產業數字化。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