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部委確定在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個城市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已過去2個月。記者昨日獲悉,5城市的“國家補貼落地細則”至今沒有明確,消費者目前購買電動車仍不能享受最高6萬元的優惠。而“地方補貼”也仍在醞釀之中。
國家補貼“難落地”
據6月1日發布的 《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規定,“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5萬元,純電動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6萬元”。不過兩個月過去,相關的補貼細則仍未明朗,消費者購買電動車暫時無法獲得相關優惠。
5城市中深圳率先啟動補貼方案,除國家補貼外,深圳市在國家補貼的基礎上再對雙模電動車追加3萬元/輛,對純電動汽車追加6萬元補貼/輛,這樣累計疊加的優惠幅度超過了8萬元。不過記者昨日致電深圳某電動車經銷商時,該經銷商表示“目前細則未出,消費者無法享受補貼。 ”
上海補貼或現多樣化
記者昨日從相關部門獲悉,上海的補貼方案將于本月底上報國家相關部門。相關人士透露,除了國家的補貼標準,上海還將對新能源車的售后服務保障體系提出要求,需要車企對售后服務做出承諾,才能獲得上海的補貼。
也有經銷商向記者透露,上海在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補貼上可能實現多樣化,除了傳統的現金之外,例如牌照等優惠政策也在考慮之中。除了補貼之外,配套設施也是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的一道瓶頸。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