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正在“分崩離析”這并不是危言聳聽。從北部的亞丁灣,一直到南部的莫桑比克,非洲大陸板塊正沿著東非大裂谷裂開。該大陸的兩部分正以每年大約半厘米的速度向外移動。按照這個速度,在未來五到一千萬年內,東非將會漂移形成獨立的大陸。
而好消息是,造成這種構造分離的地球表面深處的力量為非洲提供了潛在的大量可再生能源——地熱能。在整個裂谷地區的許多地方,裂谷中的熔融巖漿流創造了過熱蒸汽和水的地下水庫。在地質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這些地熱資源可以通過管道輸送到地表,用于發電,或者直接用于供熱制冷。
在該地區所有國家中,肯尼亞在開發地熱潛力方面取得的進展最大。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的項目副主任杰克·基魯加稱“肯尼亞有極好的地熱資源條件”。
事實上,肯尼亞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開發地熱資源。但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肯尼亞尋找一種方法來解決過度依賴水電帶來的電力供應問題后,該行業才真正起步。肯尼亞現在擁有世界第八大地熱產能,約950兆瓦,這幾乎占了該國發電量的一半。
地熱能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那就是可以提供一個基本負載的電力來源,當地政府的目標是通過其2030年遠景規劃達到1600兆瓦的發電能力。作為這項工作的一部分,KenGen國家電力公司正在地獄之門國家公園開發世界上最大的地熱發電廠奧卡瑞六號。因此肯尼亞地熱能源的增長依賴于政府的支持政策以及肯尼亞工程師的專業知識。
風險和回報
地熱是一種固有的風險投資,就像鉆探石油和天然氣一樣,地熱鉆探活動很有可能找不到可以進行商業開發的資源。
非洲基礎設施公司是捐助者資助的私人基礎設施發展集團的一部分,其任務是投資于被認為對私營部門有風險的項目,同時,它是Corbetti地熱項目的投資者之一。該公司的高級業務發展經理蒂姆杰克遜(Tim Jackson)表示,事實證明,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首批私營部門項目采用的模式既緩慢又具有挑戰性。這需要更多的高風險資本來管理高風險的勘探活動。
而在肯尼亞地熱資源開發過程中,冰島企業提供了很大的助力。冰島工程咨詢公司Mannvit的機械工程師Kristín Steinunnardóttir表示:“我們不會在冰島建造很多新的發電廠。如果要擴大規模 ,就必須放眼海外。”Mannvit正在為東非地熱風險緩解基金提供技術咨詢服務(GRMF),這是一個由捐助者資助的項目,為早期地熱項目提供贈款。該公司還是東非幾個項目的鉆井承包商。但是Steinunnardóttir警告說,肯尼亞以外的地熱項目具有挑戰性。
當然除了冰島,中國近年來對非洲的地熱資源開發助力也在不斷地增加。中國通過持續分享產品、技術和經驗幫助發展中國家減少能源貧困中國電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肯尼亞建起了首個100%中國技術的地熱發電項目。
該項目位于肯尼亞納庫魯市,是肯尼亞2030能源計劃之一,規劃105兆瓦地熱發電,一期工程35兆瓦。依托中國的材料和人工,設備成本約比歐美和日本企業低20%左右。
中國電建所屬上海電建福建公司負責地熱發電站全站土方、基礎、建筑以及安裝調試;配套132千伏升壓站及其線路工程項目土建及安裝調試。于2022年1月正式進場,經過為期16個月的奮力攻堅,2023年7月份完成并網測試,實現整體目標的98%,目前已進入最后沖刺階段。
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以發出2.8億度電,預計可供肯尼亞近50萬戶家庭和3萬家企業使用,不僅能有效緩解納庫魯市區用電難、用電貴、用電不穩定的現狀,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同時,作為當地重要清潔能源,將提高肯尼亞可再生能源的滲透率,有助于滿足其“2030年前實現100%清潔能源發電”的愿景需求。
直接使用
要利用地表下的水和蒸汽發電,至少需要150攝氏度的溫度。然而,低于這個水平,地熱資源仍然可以通過梯級利用廣泛應用在其他方面。
專家表示,有更多的國家擁有東非裂谷的地質條件,這些地質條件具有中溫地熱資源的熱能應用潛力,這些熱驅動項目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可以廣泛應用于農業領域,包括溫室、漁場、種子干燥、乳制品加工、冷藏和屠宰場。
各領域對地熱的“直接”利用興趣增加,這是當前全球地熱領域的主要趨勢之一。與此同時,在肯尼亞,地熱開發公司宣布計劃在其位于Menengai的地熱基地建設一個健康溫泉。該項目旨在打造冰島著名的藍色瀉湖的肯尼亞版本,這是一個由地熱能加熱的溫泉,每年吸引超過70萬游客。
向下鉆取
我們地熱人都知道,盡管地熱項目的前景廣闊,但前進的路上不會一帆風順。除了發展風險,環境問題也需要關注,例如盡管排放比同等化石燃料發電廠低99%,但鉆井過程中也會釋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地下水和地表水也有被地熱活動污染的風險,盡管采取了適當的緩解措施,這些風險會大大降低。他補充道,沿著裂谷,地熱資源通常在動物保護區被發現,因此必須格外小心地管理。
例如,在地獄之門國家公園的奧卡瑞已經有五個地熱發電廠,還有一個正在開發中。奧卡瑞“是一個很好的開發的例子,通過實施了各種措施來減輕潛在的影響,包括設計管道路線以確保野生動物的遷徙不受阻礙,如此既開發了地熱能源,又不會對野生動物產生不利影響。
很少有人會否認地熱能帶來的經濟和環境利益超過了潛在的風險。非洲當然可以從冰島的經歷中得到啟發——在開發地熱資源之前,冰島屬于歐洲貧窮的國家行列,通過地熱發電助力該國實現工業化,提升經濟發展動力,在經濟環境和諧發展下,如今冰島成為居民生活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
現在的關鍵點在于,如何確保決策者充分理解地熱開發可以帶來的好處。阿克塞爾松說,這其中培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他表示,“最重要的”因素是,“真正讓政治家和政府意識到這些可能性”。
“未來至少是光明的,”阿克塞爾松說。“但它需要大量的支持,包括當地政府、國際組織和培訓方面的支持。”
來源:本文編譯自african.business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