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生物質能協會(WBA)的《2023年全球生物能源統計報告》,到2020年,生物質占全球可再生熱能產量的96%。這是一份寶貴的旗艦級報告,可以深入了解全球生物能源格局的復雜動態。
最近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舉行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努力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從化石燃料轉型”的最終協議,以及“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容量增加兩倍、能源效率提高一倍”的堅定承諾,標志著可持續能源轉型的美好時代到來。
在取得這些決定性成果之后,WBA的年度《2023年全球生物能源統計報告》(第10版)成為指導利益相關者做出明智決策的工具。
報告中的一些重點內容如下:
化石燃料與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繼續在全球能源供應中占據主導地位,占一次能源供應總量的80%。
然而,可再生能源技術在2021年的份額為15%。
電力行業動態:煤炭和天然氣在全球發電中發揮了主導作用,到2020年占總發電量的近60%。
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占全球發電量的29%。
生物能源占電力結構的9%,發電量為685TWh。其中,69%來自固體生物質資源,17%來自城市和工業廢物。
可再生熱能生產:在過去二十年中,生物質能、地熱和太陽能熱等可再生能源對全球熱能生產的貢獻翻了一番。
到2020年,生物質占全球可再生熱能產量的96%,其中歐洲占全球生物熱能產量的88%。
交通運輸業面臨的挑戰:交通運輸業仍然嚴重依賴原油及其衍生物,占其能源消耗的90%以上。緊急關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包括可再生電力和燃料,是該行業脫碳的必要條件。
生物能源商品:到2022年,歐洲在木屑顆粒生產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全球產量為2600萬噸,而非洲在木材燃料和木炭生產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產量分別為7.2億立方米和3600萬噸。
到2020年,液態生物燃料和沼氣產量分別達到1460億升和380億立方米。
(素材來自:World Bioenergy Association 全球生物質能源網、新能源網綜合)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