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國家戰略正在加速形成。搜狐汽車得知,工信部牽頭制定的《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已經制定完成,目前正在各相關部委征求意見,這個階段結束后將上報國務院批準,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綱挈領的政策。
搜狐汽車看到的這份《規劃》包括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形勢分析、目標、任務、保障措施等幾方面,涉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的研發、推廣、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制定、稅收政策支持、關鍵零部件發展、準入管理等內容。
《規劃》提出,將純電動汽車作為我國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同時,持續跟蹤研究燃料電池汽車技術,以試點示范為突破口,推進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實現我國汽車工業跨越式發展。
最近,工信部組織汽車企業和一些專家對該《規劃》進行了修改,因此,不排除本文披露的內容與最終版本有所差別。
發展目標:市場規模世界第一
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和市場規模達到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以混合動力汽車為代表的節能汽車銷量達到世界第一,年產銷量達到1500萬輛以上。
以上目標將分兩個階段達到,2015年的五年階段目標為:汽車燃油經濟性明顯改善。乘用車新車平均油耗水平較2008年下降35%,達到5.9升/百公里。
普通混合動力汽車實現大規模產業化。具有自動起停功能的微混系統成為乘用車標準配置。中/重度混合動力乘用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以上。
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初步實現產業化。市場保有量超過50萬輛(或為100萬輛,規劃制定者對此存有分歧,尚不清楚最終版本的表述),形成與市場規模相適應的基礎設施體系。
形成支撐電動汽車大規模產業化的關鍵零部件產業體系。實現動力電池關鍵材料和生產裝備的國產化。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20瓦時/公斤以上,成本降低至2元/瓦時,壽命穩定達到2000次循環或10年以上。形成關鍵零部件大型企業集團。動力電池、電機等關鍵零部件分別形成3-5家骨干企業,產業集中度超過60%。
2020年的階段目標為:實現汽車燃料經濟性整體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乘用車新車平均油耗達到4.5L/100km。
混合動力汽車實現大規模普及,中/重度混合動力乘用車年產銷量達到300萬輛以上。
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實現產業化,市場保有量達到500萬輛(或為1000萬輛,規劃制定者對此存有分歧,尚不清楚最終版本的表述)以上,充電站網絡支撐純電動汽車實現城際間和區域化運行。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到200瓦時/公斤以上,成本降低至1.5元/瓦時以下。
在結構調整方面,《規劃》提出要形成3-5家新能源汽車整車骨干企業,形成2-3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動力電池、電機等關鍵零部件骨干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80%以上。
中央財政上千億元砸向節能與新能源車
《規劃》顯示,未來十年,中央財政將投入巨資支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支持資金數額達到上千億元。
中央財政的投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2011-2020年,中央財政安排500億元作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建立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立聯合開發機制。
二,2011-2015年,中央財政共安排300億專項資金,支持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中央財政共安排200億專項資金,支持以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的節能汽車推廣。
三,2011-2015年,中央財政共安排50億專項資金支持試點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試點城也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財政補助力度或貸款貼息,并且應在電價、土地等方面出臺支持政策,充分調動電網企業、石化企業等社會各界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性。
四,設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固定資金投資專項資金,2010-2015年中央財政共安排100億元,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進行分類指導和支持,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領域,培育一批骨干配套企業。
消息人士表示,上千億元是規劃制定者的預期,最終國務院批復的支持資金額度也有可能略少于這個數目。
在中央財政補貼之外,各地方政府也將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推廣投入資金,目前,各地制定的地方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都包括數以億計的支持資金,此外,各汽車企業也將投入巨資,除了自身的研發投入以外,承擔重大科研專項的企業都必須按照一定比例投入配套資金。此外,相關政策還將引導社會資金投向新能源汽車產業,鼓勵設立新能源技術創業投資機構和產業投資基金。
據此,搜狐汽車認為,未來十年,包括中央、地方政府以及企業等各方的投資,將達到數千億元、甚至上萬億元之巨。
新能源汽車稅收或減或免
《規劃》內容顯示,未來十年,政府的稅收政策將給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以很大優惠。比如,免征純電動汽車、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半征收普通混合動力汽車車輛購置稅和消費稅。2015年前,新注冊純電動汽車和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免征車船稅,普通混合動力汽車減半征收車船稅。
另外,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研發和生產將被列入《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享受國家有關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生產、研發企業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所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
新能源汽車準入管理加強
《規劃》也對新能源汽車企業及產品的準入管理提出了要求。新建車用動力電池、驅動電機、整車控制系統等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合資企業需具有自主研發能力和知識產權,中方股比不得低于51%。
在加強準入管理的同時,《規劃》講加大對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支持力度。比如,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項目、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基礎設施提供信貸支持。同時,政府機構也將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企業在境內外上市、發行企業(公司)債券等,充分發揮現有上市公司的再融資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規劃》也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小型低速純電動汽車標準法規體系,對小型低速純電動汽車實行有別于汽車的特殊準入管理制度。這意味著,一些小型低速純電動汽車可能被放行,不過,此處所指的小型低速純電動汽車并非人們所說的“山寨電動車”。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