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美國夏威夷莫納克亞天文臺一座氣象站測量的大氣二氧化碳水平增長了3.58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這是自1958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增幅。
這種創紀錄的增長,部分是因為化石燃料燃燒和其他人類行為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24年創下歷史新高。此外,在氣候長期變暖的基礎上,厄爾尼諾天氣模式推動了全球高溫,引發了大量野火。
對此,英國氣象局的氣候科學家Richard Betts表示:“我們仍在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他預測,莫納克亞天文臺測量的大氣二氧化碳水平今年將增長2.26ppm,誤差范圍為0.56ppm,比2024年的記錄低得多。“這是我們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1.5攝氏度內的最后機會。”
在氣候變化方面,大氣二氧化碳水平是最重要的衡量標準,因為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是推動短期和長期變暖的主要因素。首次對大氣二氧化碳水平的測量正是在莫納克亞天文臺進行的。
“由于該站有時間最長的記錄,而且距離主要的人為與自然二氧化碳排放和碳匯很遠,因此它經常被用來代表全球二氧化碳水平的變化。”歐盟哥白尼大氣監測局的Richard Engelen說。
現在,通過衛星觀測可以直接測量大氣二氧化碳的全球平均水平。根據哥白尼大氣監測局的數據,這一數字在2024年增長了2.9ppm。這雖然沒有破紀錄,卻是開展衛星觀測以來最大的增幅之一。
“增長原因需要進一步調查,但世界大部分地區二氧化碳排放量反彈與自然碳匯年際變化可能導致了這種增長。”Engelen說。碳匯是指海洋和陸地的生態系統,它們吸收了大約一半由人類造成的二氧化碳。
Betts解釋說,由于2024年北半球發生了多起野火事件,因此莫納克亞天文臺測量的大氣二氧化碳增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野火等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均勻地混合到大氣中。“2024年北半球火災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特別大。”他說。
長期以來,人們預測,隨著全球變暖,這些非常規的二氧化碳排放將被吸收得更少。盡管現在看來,全球變暖肯定會超過1.5攝氏度的閾值,但研究人員認為將其作為溫控目標仍是正確的。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