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NBC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最近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沒有什么能夠摧毀煤炭,無論是天氣,還是炸彈。”
近年來美國的煤炭出口一直在穩步增長,以滿足全球對化石燃料日益增長的需求,盡管美國國內消費量有所下降。除此之外,全球能源監測機構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煤電產能創下近2175吉瓦的新高。煤炭產能是指燃煤發電廠可以產生的總電力輸出。全球能源監測全球煤礦追蹤項目經理Dorothy Mei表示:“盡管歐洲和美國的煤炭消費量大幅下降,但全球從煤炭轉向煤炭仍然具有挑戰性,這主要是由于亞洲需求的增加。” 國際能源署預測,2024年全球煤炭需求也將突破87.7億噸的新高,并將在2027年之前保持類似水平。
中國最近報告稱,2024年煤炭進口量激增14.4%,創歷史新高,達到5.427億噸,而前一年為4.7442億噸。國際能源署的最新數據顯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費國,2023年占全球需求的56%以上。中國創紀錄的煤炭儲備戰略主要是為了應對極端天氣事件造成的潛在電力短缺。
能源智庫Ember energy的數據顯示,2023年水電、風能和太陽能占中國電力結構的近30%。當水力發電量因降雨不足而下降時,中國經常依靠煤電來確保能源安全。“此外,另一個主要障礙不是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的可用性,而是跨省份傳輸太陽能和風能的困難。在全國電網一體化和管理得到充分發展之前,煤炭將繼續是中國的“關鍵能源支柱”。
在印度,氣候引起的極端高溫導致制冷能源需求飆升,清潔能源的建設速度不足以滿足國內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印度對經濟和基礎設施發展的關注也促進了水泥和鋼鐵的消費,這些行業嚴重依賴煤炭。咨詢公司Crisil的數據顯示,由于基礎設施和住宅部門的鋼鐵密集型建筑有所增加,到2025年印度對鋼鐵的需求將增長8-9%,超過其他經濟體。
就在去年12月,印度將進口燃煤發電廠滿負荷運行的指令延長至2月28日。但這并不是說印度忽視了其可再生能源目標。印度設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即到2030年通過可再生能源滿足50%的電力需求,并取得了進展。根據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的數據,截至去年10月,可再生能源占印度發電量的46.3%以上。
全球能源監測機構指出,除印度和中國外,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和越南也是建設新燃煤電廠的主要國家。越南的煤炭進口量全球第五大煤炭進口國。去年,越南的煤炭進口額創下十多年來的新高。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的數據顯示,去年印尼煤炭產量升至8.31億噸左右,創下新高。2023年菲律賓電力結構中煤炭的份額超過了中國,成為東南亞最依賴煤炭的國家。亞洲各地強勁的煤炭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俄烏戰爭以來天然氣價格飆升的結果,因為中國、印度和越南等一些主要動力煤進口國在隨后的高天然氣價格之后縮減了天然氣發電項目建設計劃。
國際能源署表示,預計2025年全球電力消耗將繼續上升。人工智能也加速了世界對能源的需求。報告顯示,世界各地數據中心驅動的電力需求也將延長對煤炭的需求。穆迪評級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30年,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可能超過35吉瓦,是2022年17吉瓦的兩倍多。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