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突然光伏又行了呢?這究竟還是跟之前一樣曇花一現,還是凄慘了兩三年的光伏行業終于迎來了反轉?
01
關稅談判取得超預期進展
最直接的原因是中美兩國關于關稅的談判迎來了超預期結果。根據中美雙方公告,不計特朗普上一任期里對中國加征的20%關稅,就2025年的關稅大戰,近期的談判結果是美國的關稅從145%減到了30%,中國的關稅從125%減到了10%,其中減掉的24%關稅待議,要看90天后談判的結果。
簡單說就是之前特朗普對中國加的關稅以及中國對應的報復關稅暫時都取消了,只保留了10%的基準關稅,目前美國對中國的關稅跟日本、歐洲等國家和地區一樣了。
回過頭看,過去一個月的關稅大戰就跟小孩子玩過家家一樣,現在又一切復歸舊模樣,玩兒呢,特朗普!
當然了,特朗普這個人就像小孩子一樣,一會一個想法,也難保這個談判結果能保持多久,畢竟他的新政策就是發個Twitter的事情而已。
客觀講,今年雙方的報復關稅取不取消跟光伏其實并沒有太大的關系,畢竟此前美國對中國光伏加征的關稅已經足夠多了,導致中國光伏對美國直接出口份額非常小。而且此前美國對于中國繞道東南亞進行轉口貿易也給打了補丁,中短期也很難松動。
就像上周開打又迅速停戰的印巴沖突,給中國軍工在全世界面前打了一次最好的廣告一樣,最新的中美關稅談判結果同樣給中國制造業、中國實力做了一次最好的廣告。
美國人對中國加征離譜的關稅,中國強硬反制,非但沒有帶來更加嚴重的后果,美國人反而只能乖乖來主動示好談判,而且乖乖把加征上去的關稅降回去。這個結果證明了,現在的美國根本拿捏不了中國,此前特朗普對于中國的各種關稅大戰其實打的只是一張詐胡牌,沒想到被中國直接給抓包了。
美國人這次也不是沒有收獲,對那些早早跪下的國家加上去的關稅就是白白賺的,但實際上從更長遠來看,美國是虧大發了,不僅傷了盟友的心,損了自己的聲威,更是大大助長了中國的聲威,以后想再對中國做什么威脅就不管用了,相反,以后將會有越來越多國家會跟隨中國的腳步,畢竟通過這一次他們已經看清楚老大已經對老二無能為力了,只要堅定跟著老二就不會吃虧。
再考慮到印巴上殲10C都如此逆天,更不要說殲20以及才亮相沒多久的第六代戰機,加上一系列無人機、機器人、機器狗等構成的強大軍事實力,不說他們一定要跟中國合作,至少還想跟美國人一起刁難中國的時候,就必須想一想他們一直相信的所謂老大是不是還會保護他、還能保護他。
所以印巴停火后,A股軍工板塊接著奏樂接著舞,因為大家看到了未來廣闊的全球市場,光伏其實也是一樣的,論全球統治力,中國光伏可比中國軍工強大的多!
截至2024年,中國硅料、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占全球比重均超過80%,此外在很多輔材環節同樣是壟斷的存在。比如光伏膠膜,光是福斯特一家就壟斷了一半產能,光伏玻璃也是,兩大龍頭壟斷半壁江山。而且上游的光伏設備中國企業也已經在各個環節實現了國產替代,很多環節也是統治級別的,甚至單個企業就拿走了絕大多數市場份額,2024年晶盛機電單晶爐市占率70%、高測股份切片機市占率50%-60%、邁為股份HJT整線設備市占率70%-80%、奧特維串焊機市占率60%-70%……
只要全球還需要光伏,中國光伏就是繞不過去的存在!
02
利好刺激下的超跌反彈
當然了,今天光伏行業暴漲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甚至可能還是根本原因,跌得太慘之后的低位補漲。
在近期這一波補漲行情之前,光伏板塊可謂慘得不能更慘了,不僅延續了過去兩年的下行走勢,甚至還把去年924那一波漲幅全部還了回去!就不要說跟半導體、機器人、AI之類的相比了,甚至都嚴重跑輸大盤。
這里是不是光伏行業底誰也不知道,但在市場缺乏熱點,其他熱點題材又沒有更好的利好刺激,風險偏好下滑的時候,光伏板塊就成為了資金做超跌反彈低位補漲的對象。
這種超跌反彈很常見,大家肯定不會陌生,不過除了超跌反彈,也跟一些小道消息有關。
03
硅料市場 迎來巨變?
昨天一些關于硅料的小作文開始在市場里傳開。
現在有一些說法是上面擬主導進行硅料產能的合并整合,由目前的硅料前六大,即通威、大全、新特、東方希望、亞洲硅業和協鑫聯合起來收購剩下的硅料產能。
具體怎么收購、出什么樣的對價還沒有確定,網傳的說法是六家公司要開始聯合辦公了,要在3個月內出并購方案,然后在3個月內遞交給國務院由國務院審核之后就要開始執行,后續執行完畢之后,這六家就相當于形成一個聯盟,接著自然就是提升硅料價格,至少要提升到6萬/噸以上。
新能源正前方跟這幾個廠商里的一些內部人士咨詢這個消息的真假,他們表示并不清楚,所以真相是什么還要看后續的情況。
但個人表示不太靠譜,先不說上面是否同意搞這種聯盟,光是這幾家本身就是各懷鬼胎,真的能協調好利益關系?
如果消息是真的,也真的能做到,倒也未嘗不是好消息,畢竟對于現在的光伏行業而言,變化總比沒有變化好。
04
光伏行業的未來
不管硅料行業的傳聞是不是真的,但即使是真的,要真正成為行業的好事情,歸根到底還需要需求端上去,不然聯合起來提價也沒有啥用,還不如行業繼續激烈競爭倒下一兩個巨頭把產能消滅掉更有效。
光伏行業現在的問題是此前產能瘋狂擴張,疊加光伏裝機經過幾年高速狂飆后增速開始放緩,導致了產能過剩。
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在產能方面要做控制,另外需求上要起來,尤其是境外需求必須起來,剛好現在全球又面臨地緣政治的問題,導致對外出口上遭遇了一些挫折。
那么光伏行業究竟是不是底,核心就是要看這兩方面是不是有改善的跡象,如果有邊際改善,跌了那么久的二級市場也會快速反應過來,就像今天,中美關稅談判有超預期表現,就讓大家看到了出口的可能改善契機。
但不管關稅后續是什么情況,對于光伏行業而言,更長遠的未來一定是寄托于技術進步帶來的在發電成本上比肩乃至大大優于傳統化石能源和其他新能源的優勢,這個才是最根本的,如果不能在這方面取得突破,光伏也就只能是階段性機會。
從這個角度而言,也許鈣鈦礦的規模商用才是行業真正的歷史性拐點。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