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電力行業協會、內蒙古自治區電力行業協會風力發電分會主辦,內蒙古賽維展覽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國信企聯信息科技研究院承辦的“2010年內蒙古風力、太陽能發電產業暨電力工業博覽會”19日-21日在呼和浩特內蒙古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召開。蘇司蘭能源、遠東電纜、協鑫風電、東方電氣、江西華伍制動器、中廣核等來自全國各地200多家國內外相關設備企業和科研單位,通過展示、研討、交流、招商引資等活動,促進風力、太陽能發電產業領域的廣泛交流與合作。
近年來內蒙古充分利用風能、太陽能資源優勢,精心打造“綠色能源”,提高環保的科技含量,促進了內蒙古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內蒙古是國內可再生能源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全區風能資源儲量為10.1億千瓦,可開發利用的風能功率為1.01億千瓦,居全國首位。風能豐富和較豐富區占全區總面積的80%。全區的太陽能資源也極為豐富。經過多年的發展,內蒙古可再生能源產業化發展已經具備了一定規模。目前內蒙古共有10多家企業從事可再生能源機械及配套產品的生產。其中小型風力發電機年生產能力為3.5萬臺,居全國同行業之首。太陽能電池、風力提水機、太陽能熱水器、控制逆變器、蓄電池、光電板等生產初具規模,已形成“風力發電、風光互補”系列的專業化生產。
在建設強大的內蒙古能源基地的進程中,內蒙古以并網風力發電廠為標志的大型風電場建設得到長足發展。到2001年底,內蒙古大中型并網風力發電機組共154臺,總裝機容量為76796千瓦。目前內蒙古是全國風電場能量最多、總裝機容量和年發電量第二的大省區。
內蒙古自治區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可供技術開發的風能總量達1.5億千瓦,占全國陸地可開發利用風能資源的50%左右,截止2009年12月底,自治區風力發電并網機組的裝機容量已達621萬千瓦,年發電量98億千瓦時,居全國首位,預計今年,自治區風力發電裝機總量有望突破1000萬千瓦。太陽能資源居全國第二,每年日照時間為2600---3200小時,憑借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發展可再生能源大有可為。自治區電力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李建春說:“自治區開發風力發電,已經遠遠走在全國的前面,今后,我們要把“風、光”互補,從風電場建設,下一步再把太陽能發電融入,這就對我們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有著更深遠的意義。”
內蒙古憑借豐富的太陽能和硅礦資源,近年來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全力打造光伏產業基地。內蒙古可再生能源豐富,太陽能資源占有量居全國第二,太陽總輻射量在每平方米4800-6400兆焦耳,年日照時間為2600-3200小時。
據了解,內蒙古伊泰集團于2007年在鄂爾多斯市建成國內首座205千瓦太陽能聚光光伏示范發電站。這個項目總投資2100萬元,安裝200千瓦聚光太陽能光伏電池和5千瓦常規平板光伏電池,于2008年1月實現并網發電。預計到2015年,內蒙古伊泰集團在鄂爾多斯市建成年產10萬千瓦數倍聚光光伏電站,成為國內規模、技術、經濟效益領先的太陽能發電站。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