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陜汽創新·發展·戰略發布會上獲悉,陜汽集團上半年產銷重卡實現6萬輛的目標。作為陜西省裝備制造業領軍企業,陜汽在競爭激烈的重卡行業保持著快速發展的態勢,今年上半年又全線飄紅,其動因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以服務型制造為引擎繪制企業藍圖
2009年末,根據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重卡市場走勢,綜合市場各方面信息,集團公司決策層領導高瞻遠矚,果斷決策,認為重卡市場在沉寂一段時間后,勢必迎來新一輪的銷售高峰。結合企業的競爭形勢和發展規則,以“重績效、抓落實、上水平、促轉型”為工作指導方針,共同把陜汽打造成以服務型制造為引擎,加快實現轉型升級的低碳經濟排頭兵。2010年集團公司經營目標鎖定為:汽車產銷15.9萬輛,實現工業總產值379億元,銷售收入360億元,出口整車1﹒5萬輛,創匯6億美元,其中陜重汽完成汽車產銷10萬輛。這是一個大膽而有風險的目標。而新年開局,喜訊頻傳。元月份以來,重卡訂單紛至沓來,日訂單最高超過了900輛,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搶抓市場機遇,陜汽開足馬力組織生產,全面掀起加班加點趕任務的大干熱潮。在全集團公司上下拼搏努力下,不僅實現了一月份產銷開門紅,創造了建廠以來的首月產銷新紀錄,而且他們乘勢前進,又實現了上半年產銷6萬輛的目標。副省長吳登昌對陜汽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評價:一是證明我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得到了極大的增強;二是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開發能力、市場占有率得到了一個歷史性突破;三是說明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有了重大突破。
“品質覺省工程”助推陜汽提速
面對重卡市場白熱化的競爭,陜汽之所以能保持持續發展的強勁勢頭,是因為已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優勢和上下一盤棋,強化執行力的結果。主要表現在:一是陜汽擁有國內一流的商用汽車產業園,工藝裝備先進,產能提升空間很大;二是連續多年的快速發展,陜汽駕馭資源能力明顯提升,鍛煉和造就了一支高素質、高境界、高度團結的干部員工隊伍;三是企業基礎管理能力的提升正在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市場競爭力——所有這些都是陜汽搶抓市場機遇,實現更大超越的有利因素。在此基礎上,陜汽集團深入開展“品質覺省工程”,實施精益生產,進行質量90天大整頓,推行全面預算管理,主動創新發展方式,全力開拓國內外兩個市場,不斷創新產品,加大研發投入,成功推動德龍F3000等新產品。四是面對同質化競爭的格局,陜汽獨辟蹊徑,提出了為客戶創造全生命周期產品的服務型制造戰略,為支撐后續發展奠定了基礎。上半年生產制造部圍繞10萬輛產量的全面預算工作,在管理上積極發揮“溝通、服務、引導”作用,以質量、成本、效益為目標。針對上半年產銷量不斷攀升的勢頭,提前有預見性的分析,尋找公司整個生產系統的瓶頸環節和主要影響因素,以實測數據為支撐,動態掌握各生產單元及子公司的產能變化情況,分析并確定產能目標,策劃制定出具體的推進產能提升計劃、指導、協助各單位開展產能提升工作。同時,注重整體策劃將設備、能源、工具管理、班組管理與生產管理相結合,重點從建立控制成本的流程、渠道、方法入手,將能源、工具成本總體指標細化分解到具體車間、班組,主要成本控制點,以單車消耗作為日常可變控制成本采取控制措施。上半年在產量不斷攀升的情況下,實現準時交貨率超過97%;單車能耗創歷史最好成績,5月份刷新了陜汽月產12262輛的驕人成績。
為了實現轉型升級,使服務型制造戰略真正落地,7月8日,陜汽對外高調發布了“十二五”戰略目標。即:重卡達到20-25萬輛的生產規模。其中,通過內部管理提升實現15萬輛,其余10萬輛通過產業鏈兼并重組和異地建廠模式實現,成為在國內外極具競爭實力的一流大型汽車集團。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