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xicheji.com-天天日天天舔,亚洲成年av免费看,99久热这里有精品免费,亚洲经典精品,97无码超碰中文字幕,成人AV中文字幕,亚洲风情在线观看,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山西煤化工園區:為何只循環不經濟

2011-01-26 09:13:42 中國化工報   作者: 王樂意   

近年來,山西省煤化工循環經濟園區建設如火如荼,而比這更熱的,是業內關于山西煤化工園區“循環經濟不經濟”的熱議。1月22日至23日,記者就山西煤化工循環經濟園區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采訪。

記者從山西化工行業管理辦公室了解到,從山西煤化工行業發展循環經濟的范圍來看,已基本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循環經濟園區。已有以天脊、豐喜、蘭花等化肥企業為依托的晉城巴公、北留、高平西部、澤州周村、臨猗豐喜等化肥工業園;以潞安、晉煤示范裝置為基礎的煤制柴油和甲醇制汽油的潞城、晉城煤制油工業集聚區;立足焦化企業布局,以焦爐氣、粗苯精制及深加工、煤焦油深加工為重點的介休義安、交城夏家營、汾陽三泉、孝義梧桐等焦化系列煤化工園區;以文通化工為主的文水百金堡鉀鹽工業園;以山西焦化、山西三維等重點企業為依托,優勢互補,建設焦化化產深加工項目和1,4-丁二醇及其下游產品等乙炔化工項目的洪洞趙城綜合性煤化工精品園區;以山橡集團為依托、大型氯丁橡膠裝置為主打的陽高合成橡膠園區。

據了解,這些園區以發展煤炭能源化工和資源的循環利用為重點,橫向、縱向延長生產鏈條,將煤炭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實現了綜合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

但在調查中也發現,目前規劃建設的園區中只有40%設立了縣一級的管理委員會,做出了較完整的園區規劃,并在產品方案、公用輔助、物流運輸、環境保護、管理服務方面進行了一體化的統籌。其中,洪洞趙城綜合性煤化工園區、豐喜臨猗、晉城高平、巴公化肥園區、交城夏家營焦化下游產品工業園區等注重發展煤化工園區的建設,發展態勢良好。還有60%的園區發展循環經濟的大環境并不寬松,一些政策得不到落實,導致在山西以煤為基、以煤興產、以煤興業、多元并舉,推動全省的轉型和跨越發展的大形勢下,出現“循環經濟不經濟”的尷尬局面。

目前存在問題是:山西的絕大多數煤化工園區主要是以煤焦為主鏈的焦化工業園區,產品圍繞煉焦后的化工產品加工,但由于對清潔生產的重視程度不夠,對副產品利用率不足,其規模和裝備水平參差不齊,產業鏈較短,集中度差,效率低、污染大,整體化工產品回收設施和技術比較低,形成了小而全、大而不專的格局,既給循環經濟發展帶來很大困難,也給政府管理造成極大困擾。如焦爐氣的化工利用和煤焦油的加工,產品重疊、單一,缺乏多元化和深加工,優勢資源的整體效益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山西大多焦化經濟園區里的焦爐煤氣,回收利用平均不足50%,焦油化產回收利用絕大部分停滯在初級階段,不深不精不細。這不僅嚴重污染環境,更是效益的巨大損失。僅焦爐煤氣粗略估計,全省每年損失價值將在50億元以上。

也是由于政府的產業政策原因,園區內各企業間相互關聯度差,沒有形成基礎設施共享和 “三廢”集中處理與再利用的格局,不利于資源的有效配置,客觀上直接減弱了園區的集聚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目前該省還沒有一個園區形成真正嚴格意義的“五統一”化工園區,絕大多數只能稱為產業集聚區。

園區建設進展緩慢,有些園區尚無一個規范的管理機構,且園區內企業是在沒有統一規劃的前提下進入的,存在許多問題,如園區管理體制不順,各種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六通一平往往沒有實施,主要依靠園區內主干企業自身的硬件實施;園區產業關聯度不高,產品結構雷同,沒有形成公用輔助、物流運輸、環境保護一體化,不能滿足企業發展所需,影響了入駐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發展;循環經濟技術支撐的替代技術、減量技術、再利用技術、資源化技術、系統化技術開發幾乎是空白。

業界人士指出,山西在 “十二五”期間不能再單純追求“循環”而忽略了市場的承受能力,要避免出現循環經濟園區項目的重復建設、產品規模的無序擴張,以致產品供大于求,帶來新的資源、能源的浪費。要按照原料產地原則、資源保障原則和交通便利原則合理布局,統籌產業特點和當地實際、統籌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統籌產業發展和社會、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打造2~3個與企業結構協調、基礎設施齊全配套、服務功能完善的,把煤化工、電、熱能、廢渣利用一體化起來的,既“循環”又“經濟”的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 “多聯產”煤化工園區。

為此,專家建議,政府下一步需要進一步統籌協調煤化工循環經濟園區的建設,從政策上給予傾斜和支持。如,從山西省級煤炭可持續發展資金中安排循環經濟的項目、實行減免增值稅或先征后退、消費稅即征即退等稅收優惠政策;將洗煤副產品、煉焦副產品、焦爐煤氣和礦井瓦斯列入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目錄,并享受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對煤炭循環經濟園區項目建設給予資金支持,國家投入一定的資本金,提供一定量的國債和信用擔保,為煤炭循環經濟園區建設拓寬融資渠道;要允許循環經濟園區(基地)自備供電、供水系統,市場化運行;允許自備電廠孤網獨立運行,改變現有低價上網賣出、高價買入的不公允價格政策;要加強技術創新,大力支持和鼓勵循環經濟技術體系的創新;建議省政府從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中拿出一定數額的資本,與七大煤業集團共同出資組建國際一流、全國第一的股份制煤基多聯產研發機構。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