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高重要礦產“三率”調查評價加快推進。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關于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節約優先戰略,國土資源部以“摸情況、建標準、推技術、抓落實”的思路,通過開展重要礦產“三率”(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綜合利用率)調查評價、建立激勵引導機制、分礦種制定資源利用標準以及推廣轉化先進技術等,不斷提升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水平,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一是建立激勵引導機制,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顯著提高,資源經濟效益大幅提升。2010年起,國土資源部、財政部共同組織實施了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專項,采取“以獎代補”和示范工程的形式,對“三率”水平高的礦山企業給予獎勵,對提高利用水平的示范工程進行支持。三年來,礦山企業通過研發、改進生產工藝以及引進先進技術、裝備,極大提高了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水平,盤活了一大批石油、煤炭、鐵、銅、磷等重要礦產資源,提高了礦產開發利用效率和效益,取得了良好的資源、生態和社會效益。我國石油采收率提高1-11個百分點,盤活資源儲量3億噸以上,產值增加2000億以上;煤炭開采回采率提高2-11個百分點,增加儲量3.5億噸,產值增加1300余億元;鐵礦開采回采率提高3-13個百分點,選礦回收率提高0.4-12個百分點,產值增加20.4億元;銅礦開采回采率提高1-9個百分點,選礦回收率提高2-6個百分點,盤活資源儲量近3000萬噸,產值近20億元;金礦采礦回采率提高3-19百分點,選礦回收率提高1-5百分點,新增儲量4.13噸、產值12.4億元;磷礦采礦回采率提高6-10個百分點,選礦回收率提高0.6-8百分點,產值增加4.7億元,并增加儲量1.1億噸;鉀鹽資源回收率提高4-10個百分點,產值增加約5億元。
二是加快推進“三率”調查評價,基本掌握全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情況。2012年,全國性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水平調查評價啟動。國土資源部在全國范圍內部署實施了煤炭、石油、鐵等22個重要礦產“三率”調查評價,共調查礦山2萬余個,每個礦山收集數據近70項,為建立科學合理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評價體系,制定節約與綜合利用政策奠定了堅實基礎。2013年,將在前期外業調查的基礎上,完成數據庫建設并形成成果報告,著力促進礦業領域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增強資源保障能力,實現礦業可持續發展。
三是分礦種制定資源合理利用標準,明確礦產資源合理開發“紅線”。國土資源部還加快制定合理開發利用“三率”標準,發布實施了煤炭、金、磷、高嶺土和釩鈦磁鐵礦5礦種的“三率”指標,對不同賦存條件的資源提出了開采回采率和選礦回收率要求,對共伴生資源、尾礦、水循環利用等指標也做出規定。為反映礦業科技發展的最新水平,“三率”指標將根據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情況進行動態調整,使其成為礦產資源合理利用的“紅線”,加大對淘汰技術和落后產能的約束作用。
四是加快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提高轉化率和普及率。為加快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提高先進技術的轉化率和普及率,國土資源部印發了《關于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提高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的通知》,明確了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的稅費減免等經濟激勵政策和管理措施,強調了低滲透油田和頁巖氣資源高效開發、固體礦產充填開采等重點領域和共性關鍵技術的推廣工作,建立了先進適用技術推廣目錄發布制度,發布了第一批62項(油氣類10項、煤炭17項、金屬類26項、非金屬類9項)先進適用技術推廣目錄和匯編。在此政策支持下,礦山企業通過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成立產業化基地和院士專家工作站,積極開展重大課題研究,取得一批具有較好推廣價值的技術成果,大大提高了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的水平。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