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低碳重建與企業發展國際論壇達成“廣元共識”。同時,它也宣告以推進高能耗高污染企業優化升級、推動產業結構和產業運營低碳化為核心的“廣元實踐”全面鋪開。
廣元提出,力爭到2015年,全市萬元GDP能耗下降26%以上,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80%以上,水資源重復利用率達70%以上,森林覆蓋率達53%以上,空氣質量Ⅱ級以上天數穩定在330天以上。
廣元的抉擇
搞低碳經濟在前期的成本投入很大,甚至在短期內會影響當地GDP的“賬面”增速
2008年,沿海某工業發達城市發布環境質量報告稱,2007年該市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上升到243天。不過,治理的代價也很巨大。僅水污染治理一項,兩年時間,該市就投入了200多億元。
低碳經濟在前期的技術以及結構調整的成本投入很大,甚至在短期內會影響當地GDP增速。“但低碳經濟不是不發展,也不是貧困發展。”廣元市委書記羅強稱,發展低碳經濟,直接關系到可持續發展。
搞低碳經濟,實質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從自身稟賦看,廣元也具備發展低碳經濟的條件。目前全市已探明天然氣儲量達2300億立方米,技術上可開發水能186萬千瓦,太陽能豐富,去年平均輻射總量達每平方米4000—5000兆焦耳,地熱能儲量大,在利州、元壩、旺蒼、劍閣等縣區均有分布。此外,廣元森林覆蓋率近50%,去年底,農村沼氣池總數已達20.7萬口,入戶率31.36%,正以每年5萬口的速度推廣。
相關數據顯示,2007年,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的結構占比中,世界平均水平為35.75%,我國僅為9.88%。而廣元則高于全國,達17%。也就是說,憑借清潔能源優勢,廣元的節能減排從能源結構低碳化的角度找到空間。
呼喚支撐體系完善
完善的政策法規及量化考核激勵機制尤為重要
從我省來看,目前能源消費一半以上靠煤,工業能耗高達70%。省發展改革委譚顯武稱,我省正在大力推進以水電、太陽能、天然氣及生物質等清潔能源為核心的能源消費結構優化升級。東方電氣集團正著手引進國內外專家建設中央研究院,重點放在對風電、核電等新型清潔能源成套設備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創新上。
財政部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溫剛表示,中心正積極推進與具備低碳經濟發展條件的地區進行合作。“廣元擁有豐富的可開發清潔能源,合作空間很大,我們也將在資金和技術上全力支持廣元CDM、PCDM項目的發展推廣。”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廣生認為,推動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除了要構建以低碳為特征的能源和產業生產結構、以低碳綠色消費為特征的消費體系及低碳科技支撐體系外,完善的政策法規及量化考核激勵機制尤為重要。“比如,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開發過程中,要完善生態及資源補償機制,讓地方大膽走低碳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