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武漢市將在2年內,打造一個千輛混合公交上路、養護配套齊全的“新能源汽車之都”。
據介紹,截至2011年,武漢市將落實3.93億元,打造新能源城市公交,其中地方出資8900萬元,申請國家補助資金3.04億元。
8千輛混合動力公交車上路
力爭用2年時間,實現1000輛混合動力公交車上路,全市至少新增17條混合動力公交車營運線路。同時,500輛純電動車,在環衛、城建、旅游等特殊領域示范推廣應用。
建設電動汽車“三個中心”
到2011年底,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1個電動汽車檢測中心、1個電動汽車培訓中心和1個電動汽車城市道路工況試驗中心。這三個中心將為電動汽車做全面“體檢”,確保上路安全性。
建設6個電動汽車充電區
到2011年底,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東湖高新區,共建設4個混合動力公交車停保場。據介紹,停保站不僅能停車,還可以對車輛進行高級保養,有停車坪、調度室、保養修理車間等設施。有了這些停保場,混合動力公交車不用再到專門的公交車大修廠保養,減少汽車的空駛浪費。
同時,在上述區域和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建設6個電動汽車充電區域。解決充電這個關鍵環節,就能讓汽車充電變得像加油那么簡單。
到2020年,包括天然氣、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車以及在環衛、城建、郵政、旅游等特種用途用車在內,我市新動力汽車整車產能將達到60萬輛,真正崛起為中部新能源汽車中心。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