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召開的全區工業節能減排形勢分析會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廣西工業能耗繼續保持兩位數降幅。初步統計,全區規模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2.274噸標準煤,同比下降13.11%,節約能源431萬噸標準煤。
自治區經委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處負責人介紹說,今年以來我區工業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繼續采取優化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推進企業清潔生產、組織開展循環經濟試點等行之有效的辦法和措施,因地制宜開展節能工作,在企業大力實施燃煤工業鍋爐改造、余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和能量系統優化等節能技改工程,預期效果開始顯現。尤其是重化工企業余熱余壓回收利用、糖業與食品加工等行業鍋爐熱電聯產的節能工程投產,大大提高了企業的能源利用水平,促使重點耗能產品單位能耗保持下降趨勢。
今年1-9月,全區重點耗能企業22種主要產品單位能耗比去年同期下降,下降面為68.2%。全區年耗能1萬噸標準煤以上的427戶重點耗能企業,能源消費總量同比下降1.7%,萬元工業總產值能耗1.089噸標準煤,同比下降11.3%,累計節約能源308.13萬噸標準煤。
列入國家千家企業節能行動的我區15家企業,按單位產品能耗降低率計算,實現節能的有12家,節超相抵實現節能量30萬噸標準煤;至此,實現了年度節能25.5萬噸的目標。
另外,全區各市仍然保持工業能耗整體下降態勢,降幅超過13%的有南寧、梧州、北海、防城港、欽州、玉林、河池、來賓等8市。落后產能也抓緊淘汰,目前廣西已基本形成落后產能淘汰和退出的工作機制。
今年9月以來,由區經委組織編制的廣西冶金、有色、建材、制糖、化工、電力、輕工等主要支柱產業及有色金屬工業園區循環經濟地方評價指標體系,通過評審后已由區質檢局作為地方標準發布執行。這標志著廣西今后對循環經濟試點示范和重點項目的發展水平,有了科學、可操作性的量化評價指標和評判標準。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