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馨的新年到來之季,處在冰天雪地中的俄羅斯與烏克蘭,卻圍繞著事關百姓冷暖的天然氣價格問題展開了一場攻防戰。雖然俄烏天然氣危機最終有驚無險,但其中卻深刻體現了俄烏新一輪外交博弈。
對于俄羅斯來說,這次天然氣危機是一次送上門來的機會,雖然在處理的手段上,俄羅斯毅然斷氣的舉動有些生硬,但此前烏克蘭主動提出停止互換貿易方式的舉動畢竟有授人以柄之嫌。
通過這次危機,俄羅斯希望解決三個問題:一是能源戰略問題。有人認為,俄羅斯之所以穩居八國集團之列,是由于它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生產者和領先的石油生產者,俄顯然也充分認識到手中能源的力量。因此俄羅斯接任八國集團輪值主席國之日就果斷地對烏克蘭掄起能源大棒,并將能源安全確定為八國集團議程中最重要的議題。此次俄烏“斗氣”,俄羅斯一方面希望借此改變以往對東歐國家采取的賠本不賺吆喝的“能源優惠”政策;另一方面俄也是“殺雞給猴看”,雖然俄一再強調要保證對歐盟國家的天然氣供應,但美、歐恐怕不會不明白:隨著經濟實力增長,俄為實現更深遠的“俄羅斯利益”,隨時可能使用能源武器。
二是維護岌岌可危的獨聯體。烏克蘭是獨聯體中除俄羅斯外最具影響力的國家,自去年“橙色革命”以來,烏與其他“顏色革命”國家借“古阿姆集團”及“民主選擇共同體論壇”,與獨聯體分庭抗爭。去年土庫曼斯坦終止獨聯體“正式成員”身份,更使俄神經緊張,俄此時出手,也旨在敲打獨聯體中三心二意的國家,以穩固戰略后院。
最后,通過這次天然氣危機,俄還想對烏今年3月將要進行的議會選舉施加影響,從而加強烏國內的親俄勢力。
對于烏克蘭來說,參與“斗氣”則有以下考慮:首先是爭取議會選舉有利結果。目前尤先科及其領導的祖國黨明顯處于劣勢,他們希望借機鼓動民族主義,爭取更多選票。
其次,扮演俄羅斯壓制的受害者,繼續融入西方。尤先科政府的目標是加入北約、世界貿易組織和歐盟,雖然烏克蘭已被北約的外圍組織東南歐國防部長會議吸收,但離最終目標還相差很遠。
在俄烏對峙的過程中,烏總統尤先科頻繁與美、歐等國接觸,就是希望制造烏克蘭正遭俄打壓的印象,促使歐美加大支持。
最后,烏克蘭希望進一步擺脫俄羅斯的影響,提高國家的獨立性。烏克蘭在此次天然氣危機中不惜以退出獨聯體、撤離黑海艦隊問題相威脅,擺明了與俄徹底決裂的架勢,其背后的潛臺詞就是進一步脫離俄羅斯的勢力范圍,拿尤先科的話說,“這是爭取烏克蘭獨立的斗爭”。
責任編輯: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