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有效緩解環境污染和能源衰竭的新能源汽車,已經逐漸成為世界各國經濟舞臺上的主角。對于我國這樣一個剛剛步入汽車社會即很快成為汽車大國的發展中國家而言,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更是一種必然選擇。
我們知道,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這三種。無論哪種新能源汽車,其研發的焦點主要都集中在動力電池的材料、性能、參數上,而只有電池技術取得進步,新能源汽車才有轉變能源需求的可能。就如同目前汽車的核心是發動機,空調的核心是壓縮機一樣,未來汽車廠商之間的競爭,也主要是所裝配動力電池性能的競爭。基于此我們可以說,誰掌握了動力電池的領先技術并將其產業化,誰就會在未來汽車市場占得先機,贏得天下。
我國早就意識到新能源技術的重要性,從“九五”計劃首次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新能源技術向汽車領域進軍,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到現在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發展戰略,并開始了產業化的步伐。政府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所有企業無不歡欣鼓舞。整車廠商們的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汽車計劃紛紛出臺,相應的汽車零配件企業加緊擴建產能,各類電池廠商火速研發適用于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和電池組技術,材料供應商們則迅速展開新一輪攻關推廣和生產線建設。
前景光明,路途坎坷。由于在前一階段,國家支持的重點是電池的關鍵技術、關鍵材料和產品研究,成組應用技術和設備研究沒有引起足夠關注,致使新型動力電池組應用技術和設備研究嚴重滯后于電池技術的發展。在目前進入到產業化建設和推廣應用階段后,成組應用技術和設備研究的瓶頸問題就顯得更加突出了。另外,除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科研項目中完成了幾個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標準外(還不完善),動力鋰電池和系統集成標準仍處于空白狀態,這就使得市場化的產品和技術保障體系難以建立。我們看到,當前的動力電池市場還比較混亂,為爭奪市場,相關企業都形成各自封閉的獨立體系,低水平重復開發建設,造成嚴重資源浪費。
如果解決不了上述動力電池產業問題,給新能源汽車裝上的這顆“中國心”就無法正常跳動。因此,進入產業化建設和推廣應用階段后,工作重點是動力電池成組應用技術和設備研究,建立動力電池系統標準化體系,推動動力電池系統集成關鍵技術、關鍵零部件和產品研究,以及建立動力電池系統的市場支撐體系。這個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是任何一個企業能獨立完成的。只有在政府的具體指導和強有力的支持下,充分調動全行業的力量才有可能完成。這就需要制定能夠充分利用各自技術力量、匯集行業優勢資源的產業發展合作戰略,依托各主管部門,聯合各相關企業、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以企業為主導,以促進動力電池系統產業發展為目的,加快動力電池系統基礎標準化體系、公共服務體系、公共技術支撐體系和規范的市場體系建設,以實現促進我國動力電池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目標。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