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許多經濟領域的新詞和熱詞,低碳經濟、會議經濟、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從今天起,我們從經濟角度為讀者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經濟關鍵詞。
■名詞解釋:
低碳經濟,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其實質是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途徑,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實現溫室氣體減排,抑制地球變暖,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
[報告關鍵詞]
本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落實產業振興規劃,轉變發展方式,加快構筑以綠色、低碳經濟為方向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聚集區。 ”要“做強做大優勢產業集群”,“加快培育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現代服務業”,“切實增強科技創新能力”。
錢眼解讀:
中共大連市委黨校經濟學教授解秀玲認為,大連在此時將發展低碳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意義重大。低碳經濟興起被稱為第四次產業革命,這次產業革命我們終于和西方發達國家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大連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布局低碳經濟,從大局著眼,是把脈了大連的實際,認清了大連未來的發展趨勢。而從實際效益角度講,未來碳排放量是需要購買的,碳排放量大將增加企業生產成本,現在大連是在為大連企業降低未來的生產成本。
低碳經濟和綠色產業的實際效益以及對經濟的帶動潛力很大。在核電裝備制造領域,“中國一重”的核電設備制造基地全面啟動后,帶動形成了核電裝備制造及配套企業10多家,按照目前的合同,到2012年,核電裝備業可以為大連創造40億元產值;大連啟動實施“雙十雙百”工程后,培育起來100家LED骨干企業,就可以實現新增綠色產值100億元;作為未來的全國七家國家級新材料產業基地之一的花園口到2015年,全區新材料、新能源產值將達到1000億元;高新區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預計2009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35億元……
中共大連市委黨校經濟學教授劉振江表示,大連發展低碳經濟優勢明顯:首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提前落子布局;第二,大連有國內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研發力量,有多所重點高校,化物所等國家級省級研究機構眾多;另外,大連有良好的產業基礎,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在明顯提升。
劉振江認為,從產業上看,大連要發展低碳經濟,未來的發展重點也是現有的優勢產業。包括軟件、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污水處理、發光科技等環保產業,金融、保險、物流等現代服務業,這些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被提出,而報告中提出的“加快構筑以綠色、低碳經濟為方向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聚集區”的思路,是將低碳經濟產生實際效益這一漫長的過程化為捷徑的良策。以現代產業集聚區的方式發展低碳經濟,可以克服以往塊狀經濟企業成本高、效益低,無法發揮規模效應的缺陷,實現企業項目集中布局,資源集中利用,功能集中構建。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