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全國多個省區普遍遭遇嚴重“氣荒”,在嚴峻的形勢下,過去天然氣供給不足的吉林省卻實現了平穩供應。隨著中石油、中石化兩大公司氣田建設項目的啟動,吉林省天然氣生產能力達到22億立方米,曾經困擾多年的“氣短”難題也得到了根本解決。
近年來,隨著吉林省經濟快速增長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天然氣需求量快速攀升,季節性峰谷差不斷加大,2009年以前供需矛盾異常突出,嚴重影響群眾生活和工業生產。為解決這一難題,吉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大與有關方面的協調力度,經過幾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徹底解決了吉林省天然氣的供需矛盾。
圍繞天然氣產能建設,中石油、中石化兩大公司在吉林省分別提前實施了“長嶺氣田”和“松南氣田”建設項目,開工建設長嶺—長春—吉化,腰英臺—八屋—長春天然氣管道以及配套的脫碳裝置。截至去年底,腰英臺—八屋—長春管線已完成一、二期工程,建成投產,長嶺—長春—吉化管線長嶺至長春段已完成工程建設。
據統計,截至目前,吉林省已經形成年產22億立方米天然氣的能力,同比增長2.6倍,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公司日均產能達到500萬立方米,遠遠大于目前230萬立方米的歷史最高日用氣量。現有天然氣生產和輸送能力能夠較好滿足居民生活和企業生產,并有充足的可調節余量。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