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入住白宮后,推行能源新政,其內容包括開發風能、太陽能等替代性能源,也包括推行建設智能電網、提高建筑能效等制度。和替代性能源一樣,這些制度起到減少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消費量的作用,因此,我們稱之為能源替代性制度。替代性能源和能源替代性制度合起來就是能源替代性手段。2009年11月17日,中美兩國發布《聯合聲明》。文件的第五個部分是“氣候變化、能源與環境”。該部分體現了在對內對外能源活動中,奧巴馬政府對利用能源替代性手段的重視。
中美沖突易合作難
中美兩國間能源競爭激烈,能源合作成為兩國難題,其原因:
首先,中美兩國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差異大,存在對立面。近些年來美國把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能源(尤其是石油)是容易被政治化的特殊商品。當中美關系惡化時,能源易成為一國或雙方的武器,兩國間能源沖突時常爆發。比如,美國對華實行石油等能源商品禁運等事件時常發生。權力政治因素往往會對中美能源合作起阻礙作用。
其次,拋去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等因素不談,石油等重要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容易誘發人們的零和觀念,而這種觀念易導致能源沖突而不是合作。現階段,石油關系是中美能源關系最重要的部分之一。1859年,德雷克上校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打出世界第一口工業油井。此后,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人類對石油的消耗不斷加快,導致石油枯竭論、石油末日論的影響越來越大。近10年來,國際油價一直在較高的水平上運行。資源的不可再生性,人類石油消費的大幅增加,油價長期居高不下等等,這些因素使人們相信石油短缺已很嚴重,而且情況將愈發嚴重。
當一個消費者消耗的石油增加時,別的消費者會認為他可得的石油數量就會減少。處于零和關系的消費者容易相互爭搶石油或為石油發生沖突。在石油短缺的情況下,中美兩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更易于感受到短缺所帶來的壓力。如果兩個能源進口國都以零和觀念看待與對方的關系,那么它們之間的能源競爭、沖突比較容易爆發。
新時期中美能源合作
2009年11月17日,在奧巴馬首次訪華期間,中美兩國政府發布了《聯合聲明》,其第五部分的內容將為今后數年的中美能源合作指明方向。《聯合聲明》表明兩國將努力合作開發替代性能源,同時在減少能源浪費、提高能源效率等方面進行合作。《聯合聲明》吹響了兩國能源替代合作的號角。
《聯合聲明》將能源替代和環境保護緊密相連。兩國要替代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聯合聲明》中,中美兩國宣稱將合作發展風能、太陽能、先進生物燃料(指纖維素生物燃料)等替代性能源,以替代對化石燃料的消費。除了發展替代性能源外,兩國還將圍繞一些替代性制度進行合作。
這些制度安排一旦付諸實施,將有效地增加能源總供應量或減少對常規能源的消耗,其作用與發展替代性能源相同。其能源替代性制度包括中美合作提高建筑能效、改造電網系統、發展電動汽車、共同出資設立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等。
《聯合聲明》中關于能源與環境的內容為兩國的能源合作奠定了基調,確定了重點。《聯合聲明》表明兩國將從非零和的資源關系觀出發,努力通過合作保障各自的能源安全。兩國將合作運用多種能源替代性手段,增加能源供應總量、提高能源效率。
奧巴馬政府能源新政
《聯合聲明》折射了奧巴馬政府的“能源新政”構想。奧巴馬政府政策之“新”在于對“能源獨立”的解法與往不同。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后,美國歷任總統都強調要實現能源獨立特別是石油獨立。但是,30多年過去,美國能源獨立非但從未實現,其對外依賴反更加嚴重。原因在于兩個方面:第一,美國過分偏重于開發國內油氣資源即只強調“鉆啊,孩子們,鉆啊”,忽視了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第二,歷屆美國政府對能源消費(特別是石油消費)的管理重視不夠,忽視了需求側管理。其結果是美國的能源效率低下(尤其是與日本以及西歐國家相比),能源浪費嚴重。
針對美國能源的痼疾,奧巴馬政府試圖從新的思路出發,采用新的辦法來改善美國的能源系統。奧巴馬能源政策的要點包括:首先,大幅增加替代性能源的產量。盡管奧巴馬政府同意解禁美國近海油氣開發,但新政府更強調大幅增加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纖維素生物燃料等替代性能源的產量。其次,加強需求側管理,減少能源浪費,提高能效。這方面的重要措施有:第一,努力提高建筑能效,比如,美國近期將對包括白宮在內的眾多聯邦建筑物進行節能改造;第二,建設智能電網,美國政府將投入大量資金,對現有的電網系統動大手術,使其升級換代,減少電力在傳送環節的浪費;第三,特別重視減少石油消費,包括發展混合動力或電動汽車,爭取幾年后就有數以百萬計的電動汽車或混合動力汽車在美國的道路上奔跑;提高仍吃油的汽車的燃油標準,相對減少車輛的耗油量,第四,重視在能源領域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包括把美國先進的清潔能源技術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以改善世界的能源形勢以及全球狀況。
中美能源合作影響未來
國家間的能源關系是路徑相互依賴的。如果兩個國家基于零和的資源關系觀,相互間進行激烈的能源沖突,沖突將阻礙能源替代性手段(主要包括替代性能源和能源替代的制度安排)的出現,其結果是能源供求形勢更加緊張,兩國的能源困境進一步惡化。相反,如果他們基于非零和的資源關系觀,相互間進行能源合作,將促進能源替代性手段的出現,結果能源供應增加、能源需求相對甚至絕對減少,能源供求形勢改善,兩國的能源困境得到緩解。
奧巴馬政府推行的能源新政,將尋求加強與中國在發展能源替代性手段方面的合作,有助于世界能源供應的增加、能源需求量的減少,進而有利于世界能源供求形勢的改善,促使中美兩國能源關系乃至整體關系得到改善和提升。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