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政府公報公布了《深圳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規劃(2009-2015年)》和《深圳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政策》。
劃顯示,2015年我市新能源產業總產值將達到2500億元以上,培育年產值百億元以上的企業3-5家,未來幾年將重點培育包括太陽能、核能、新能源汽車等六類新能源產業,力爭將我市建成國家新能源產業重要基地和低碳經濟的先鋒城市。
新能源產值將超2500億元
根據《規劃》,到2015年新能源產業將成為全市新興支柱產業,產業總值將達到2500億元以上,其中新能源發電裝機總規模將達到840萬千瓦以上,占全市總裝機規模的一半以上,薄膜太陽能電池年產能2000兆瓦以上,太陽能熱利用建筑面積800萬平米以上,新能源汽車年生產能力20萬輛、累計應用10萬輛。總的來說,2015年新能源每年替代傳統能源1500萬噸標準煤以上,相應減排二氧化硫1.3萬噸、氮氧化物2.8萬噸、二氧化碳4000萬噸以上,力爭將我市建成國家新能源產業重要基地和低碳經濟的先鋒城市。
《規劃》還提出,我市將重點培育太陽能、新能源汽車、儲能、生物質能、風電及核電配套等六大類新能源產業。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到2015年預計產值將超過800億元;太陽能產業到2015年預計產值將達到400億元,儲能產業產值達560億元,風電產業產值150億元,生物質能產業產值約60億元,核電配套產業達30億元。
制定光伏補貼政策,安裝20兆瓦BIPV工程。
2009年至2012年,在深圳新建的符合條件的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示范項目,專項資金給予項目建設成本最高70%且不高于20元/瓦的補助;2013年至2015年,在深圳新建的符合條件的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示范項目,專項資金給予項目建設成本最高50%且不高于10元/瓦的補助。國家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價格政策出臺后,從國家政策。已獲得國家補助的項目不重復享受本條措施。
制定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實施方案,率先在公共建筑、市政工程、高檔住宅等新建建筑實施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工程,加快推進南玻工業園(1MW)、創益科技產業園(1MW)、杜邦工業園(1.1MW)等BIPV項目,提高應用水平,擴大光伏發電規模。到2015年,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裝機容量20兆瓦(MW)以上。
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鼓勵我市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積極承擔新能源產業領域國家、省級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專項資金予以最高1500萬元配套支持。
在深圳設立符合規定條件的研發中心、工程實驗室、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專項資金給予最高500萬元資助。
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承擔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中心建設任務,并在深圳實施的,專項資金給予最高1500萬元配套支持。
鼓勵開展技術創新。對本市企業自主創新新能源產品研發,專項資金給予最高800萬元資助。
投資額超過2億元的新能源產業項目,將享受綠色通道。
鼓勵新能源產業創新人才、創新團隊來深圳創業,參加我市舉辦的全國性創業大賽。市科技研發資金每年安排600萬元支持競賽優勝者在深圳實施競賽優勝新能源產業項目或者創辦新能源創業企業,并可優先入駐創新型產業用房。
為了引進和培養新能源產業的專業人才,《若干措施》還規定新能源專業人才可享受住房、配偶就業、子女入學、學術研修津貼等優惠政策,對在深開展博士后工作的工作站或流動站一次性給予50萬元資助、創新基地一次性給予20萬元資助,并對博士后人員給予生活補助。此外,對于我市開設新能源產業發展相關專業的院校,將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的資助,專項用于相關教學設備和實訓基地建設等。
據深圳市太陽能學會有關專家介紹,21世紀是綠色能源、低碳經濟的世紀,太陽能光伏發電將逐步替代常規能源成為世界能源供應的主體。以前國內太陽能光伏產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而深圳規劃和配套措施的出臺,將有望改變這一格局,形成該產業在廣東的集聚。本次規劃和配套的出臺將為推動深圳低碳城市建設,為深圳新能源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