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從省水利廳獲悉,湖南省按照“民辦公助、先建后補”的辦法,正在實施16萬畝骨干山塘清淤擴容工程。這標志著湖南省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開始瞄準灌溉“死角”。
全省現有山塘180萬多處,灌溉著近1800萬畝農田,占全省灌溉面積的43%。作為山丘區農田灌溉的主要水利設施,山塘具有適應耕地分散、灌溉及時和管理方便等特點,承擔著灌溉、用水、防洪等綜合功能。近年來,山塘普遍淤塞嚴重,塘堤滲漏,蓄水保水功能退化。
今年1月,省政府決定,從省財政拿出1.6億元資金,對全省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村組集體等自愿開展山塘清淤擴容予以補貼支持。山塘清淤擴容項目采取實名登記申報制,由補助對象向所在鄉鎮申報,縣級水利部門對蓄水能力達1000立方米以上、10000立方米以下且以農田灌溉為主的山塘進行實地測量、統一規劃設計。按照“民辦公助、先建后補”的原則,由財政按山塘正常蓄水水面給予每畝1100元的施工作業費補助。其中,省級財政補助每畝1000元,縣級財政補助每畝100元,不足部分由農民通過“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解決。
據悉,16萬畝骨干山塘清淤擴容工程,涉及11000村32000口山塘。項目將于今春實施完畢,可新增蓄水5300萬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積50萬畝。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