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的森林、草場資源和可再生資源,讓內蒙古自治區擁有得天獨厚的低碳資本。如何念好低碳這本經,發展好低碳經濟,是內蒙古未來總體發展的重中之重。
保護現有資源發展低碳經濟
內蒙古地域廣闊,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和草場資源,蘊藏著豐富的碳匯資源。內蒙古林業廳廳長高錫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10余年來,僅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有林地面積就增加67.45萬公頃,初步測算新增碳匯價值38.5億元。大興安嶺林區是我國最北端、面積最大的現代化國有林區,林區通過森林分類區劃,調減限伐區的天然林采伐量,森林生態系統功能不斷完善,森林固碳釋氧、保持水土、調節氣候、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功能不斷增強。10年間活立木蓄積量增長12070.57萬立方米。按每增加1立方米活立木可吸收溫室氣體1.82噸,釋放氧氣1.6噸計算,每年可多吸收溫室氣體21968.44萬噸,多釋放氧氣1931291.2萬噸。
按照規劃,“十二五”期間,內蒙古計劃完成林業生態建設任務5000萬畝,到2015年,森林覆蓋率將達到21.5%,全區生態狀況實現“整體遏制,治理區全面好轉”,林業結構更趨合理,林業總產值達到260億元。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將達到23%,生態狀況明顯改善。
碳匯交易減碳經濟齊頭并進
得天獨厚的森林、草原優勢,為發展碳匯經濟奠定了堅實基礎,碳匯交易也將成為內蒙古又一經濟增長點。
日前,中鹽吉鹽化集團與蘇格蘭皇家銀行在阿拉善盟經濟開發區正式簽訂碳減排購買協議,達成阿拉善盟首筆碳匯市場交易。蘇格蘭皇家銀行將購買中鹽吉鹽化集團40萬噸/年聚氯乙烯(PVC)工程配套項目——電石渣制水泥項目10年內(2011年1月~2020年12月)的溫室氣體(CO2)排放量指標,累計約294萬噸。此協議項目于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注冊成功后,中鹽吉鹽化集團將獲得溫室氣體減排額作為電石渣制水泥項目投資的部分收益。
內蒙古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全國重點大型鋼鐵企業,被列入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的包鋼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CCPP)第三期79萬噸二氧化碳減排量日前完成核證,聯合國指定的第三方核查機構已開始起草核證報告,標志著包鋼利用自身優勢加大“減碳經濟”的發展,以清潔能源換取經濟效益方面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有關資料表明,截至目前,包鋼CCPP已有三期二氧化碳減排量順利完成核證或出售工作。包鋼CCPP二氧化碳減排量由第一期(2008年3月17日~12月27日)的30萬噸上升到第二期(2008年12月28日~2009年5月28日)的48萬噸,而第三期(2009年5月29日~11月27日)二氧化碳減排量已經攀升至79萬噸。包鋼已經收到CCPP第一期二氧化碳減排量在國際市場售得的2000余萬元人民幣。按照有關約定,包鋼CCPP在2012年以前的有效年份里,每年都將會有兩期二氧化碳減排量獲得聯合國簽發的國際交易資格,每年為包鋼創造直接經濟效益約1億元人民幣。
這只是內蒙古碳匯交易的開端,隨著對低碳經濟逐步認識和嘗到“甜頭”,碳匯交易將在內蒙古更大更廣范圍內展開。
為低碳經濟注入新元素
2009年12月20日是內蒙古低碳經濟發展一個新起點,內蒙古低碳經濟發展促進會于當日正式成立,這也是我國第一個省級低碳經濟促進機構。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主席任亞平出席大會時指出,內蒙古是碳匯大區,全自治區有13億畝天然草原,固碳能力為1.3億噸,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億噸。還有3億畝森林,碳匯效益比草原更好。內蒙古有5.6億畝可利用的荒漠化土地,可種樹1.2億畝、種草2.8億畝,可實現碳匯12億噸。同時,內蒙古也是減碳潛力大區,全自治區風能資源總儲量近9億千瓦,居全國首位。大多數盟市具備建設百萬千瓦甚至千萬千瓦級風電場的條件。年日照時間為2600~3200個小時,居全國第二位,具備較好的建設太陽能基地的條件。
就內蒙古低碳經濟的發展,內蒙古低碳經濟促進會副會長許柏年分析,碳匯市場是內蒙古發展的新機遇,不僅要迎難趕上,還要有所創造。內蒙古的碳匯量高,有望建成我國重要的碳匯交易市場。而當前急需做的工作是盡快成立內蒙古環境交易所,爭取在制訂相關法律、法規和對碳交易定價時有話語權。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