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09年拉動GDP增長8.7%的強力引擎之一的汽車行業,在2010年全國“兩會”上成為焦點之一。
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23次提及“汽車”相關話題,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隨著低碳經濟發展更顯得炙手可熱,同時也與本屆日內瓦車展新能源的主題遙相呼應。比亞迪、長城、吉利等自主品牌企業紛紛響應,力推新能源電動車。
車企重拳出擊新能源領域
“兩會”期間,九三學社向政協提交的《關于推動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提案》已經被列為會議一號提案。作為低碳經濟最重要行業之一,國內車企、全國工商聯紛紛拿出提案,為新能源汽車政策出臺搖旗吶喊。
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鳳英提出的議案 《建設低碳汽車社會,加大節能環保型高品質小排量汽車扶持力度》,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制定小排量行業標準,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建言: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扶持,要根據市場供需關系制定政策;補貼只是暫時性,關鍵是要找到長遠的解決方案,按市場經濟規律來做。
私人購新能源車可獲補貼
兩會期間,工信部裝備司司長張相木介紹,在國務院常務工作會議通過關于扶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方案后,工信部、財政部等相關部委已向國務院上報具體實施方案,正在等待批復。
去年我國已啟動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13個城市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并對示范工程內的新能源車給予補貼。長度10米以上的城市公交客車是當時補貼的重點,其中混合動力客車每輛最高補貼42萬元,純電動和燃料電池客車每輛分別補貼50萬元和60萬元。
據了解,財政部和工信部等部委將把支持在公交車、環衛車等公共服務領域推廣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13個試點城市擴大為20個。今年年內針對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推出財政補貼政策亦將成為現實。本次上報的方案中提出,將確定五個試點城市針對私人購買電動汽車給予補貼,據稱最高補貼標準將高達6萬元。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