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頁巖氣革命陰謀論的說法不脛而走,業內人士紛紛將關注焦點從光伏行業轉移到頁巖氣。不管此次輿論風波的始作俑者是誰,也不論指責頁巖氣革命陰謀的目的究竟為何,這次探討已經賺取足夠眼球,也為年底即將開啟的第三輪招標工作“熱身捧場”。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認為,美國頁巖氣革命的效果非常明顯,對美國能源結構調整所作出的貢獻不容置疑,而這一事件對中國影響最深的莫過于概念炒作瞬間風起云涌。上至國家層面的規劃目標過大、國有企業的投入力度明顯不足,下至資本市場假借頁巖氣概念一輪又一輪的推高概念股,頁巖氣在中國民眾當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大幅攀升,只是實體領域的氣田開采卻總是落后許多。
陰謀論也好,陽謀論也罷,頁巖氣革命的來龍去脈我們都應客觀看待。我們既不能因為美國、加拿大取得成功而我們尚沒有成績出來,就人為指責這是“帝國主義”陰謀,我們也不能因為自身巨大的儲量而一味沾沾自喜、夸夸其談。畢竟,再好的資源、再好的行業還需落實到勘探開采、儲藏運輸、批發零售等各環節,僅僅停留在概念方面的炒作和爭執沒有任何意義。
當我國成為光伏業第一大國之時,歐美各國開始“雙反”;當我們成為風電第一大國之時,美國又開始“雙反”,我們自然而然就會聯想到那些被“洗腦”后的歸國學者和合資企業的大肆宣傳。其實,盲目擴張、過度開發是企業、政府、管理者等多方勢力助推的結果,而并非單單的歐美國家大肆宣揚所致。喜歡逢迎、偏好概念、追逐短期利益是扎根于國內新能源企業管理者心中的“惡魔”,是決定新能源行業瞬間爆發、瞬間熄滅的關鍵。
頁巖氣革命客觀存在,大肆宣揚或刻意封殺都不能抹去其真正的作用。美國的技術、體制、運營模式可能并不完善,也并不一定適用中國。但頁巖氣著實給中國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思維:當清潔能源成為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之時,大力開發自身富足的頁巖氣又有何不可?難道非得進口天然氣比重超過石油,我們才會更加注重國內頁巖氣資源?唯一需要我們認真思索的問題是:如何冷靜客觀的認識國內頁巖氣行業,如何健康有序的開發頁巖氣資源!
頁巖氣革命的陰謀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頁巖氣革命的誤解。頁巖氣革命給國內企業敲響了警鐘,以三桶油為首的國有企業應當擔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和經濟責任,加大勘探開發環節的投資力度已經刻不容緩,而試圖通過拓寬海外市場、增加進口渠道的做法無異于“緣木求魚”,終將我們能源安全交予外國之手。頁巖氣沒有錯,頁巖氣革命也沒任何問題,問題是我們太過浮躁了!
(作者系中投顧問產業與政策研究中心 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