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年末隨著“煤改氣”計劃的逐步落實以及冬季的來臨,各界對“氣荒(天然氣供應緊張)”的關注史無前例。當時有報道稱,國務院常務會議表露了對我國新一輪天然氣供應鏈嚴重吃緊問題的擔憂,預測2013年全年我國天然氣的缺口將達到140億立方米,而當時的中石油會議資料顯示,高峰時段中石油在全國天然氣供應缺口將在80億立方米左右。
2013年11月4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2013年天然氣迎峰度冬工作的補充通知》等文件預警應對“氣荒”。
現在已經進入2014年3月,冬季即將結束,然而2013年年末各界所擔心的大規模氣荒卻并未出現。那么之前炒得沸沸揚揚的氣荒是杞人憂天、過度擔心了么?還是政府和企業采取了相應措施?
針對這個問題,有專家表示,沒有發生氣荒的原因包括:(1)提前預警,每天壓減4000-5000萬方的下游用戶;(2)天氣給力,今年的冬季氣溫高于往年,特別是北京1月份用量低于上一年;(3)政府協調力度加大,石油公司加大國產氣和采購進口氣量;(4)價格杠桿也起到一定作用。該專家表示,最大感受是“提前預警、措施得當、政府協調、市場作用是保供之所在!”
中國能源網分析師冉澤認為“困難比預料的多,結果比預想的好”這句話用來形容我國天然氣行業發展情況也是恰如其分。頁巖氣開采形勢由悲觀轉為樂觀,大唐克旗煤制氣項目向北京送氣,四川推進混合所有制模式開采頁巖氣,國家能源局發布《油氣管網公平開放監管辦法(試行)》等,這些跡象都表明我國天然氣行業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隨著一系列利好舉措的落實,“氣荒”一詞或將不再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