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大氣十條”(《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頒布之后,中國又一項重大污染防治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稱“水十條”)的推出一直牽動環保產業的心弦。
11月27日,一位環保部官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水十條”已經完成部委會簽,在等待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目前來看,“水十條”今年出臺的可能性很大。
“水十條是今年環保部的重點規劃工作之一,一旦實施,帶動的總投資預計超過2萬億元,將會對現有水市場的投資產生重要影響。”一位接近環保部的人士表示。
對此,業內有分析預測稱,“水十條”出臺后,若僅考慮重點地區污水廠在3年內完成改造、單位投資按“十二五”規劃中平均約525元/噸進行估算,則年投資需求或達108億元。
“按照國家即將出臺的水污染防治的行動計劃的有關要求,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促進多元融資,加快實施流域水環境的綜合治理。”國家發改委地區司巡視員王新懷11月26日在《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發布會上表示。
對于“水十條”的思路,目前透露的信息是要“抓兩頭、帶中間”,一頭是指抓好飲用水水源地等水質比較好的水體水質,保證水質不下降、不退化;另一頭是針對已經嚴重污染的劣類水體,尤其是影響群眾多、公眾關注度高的黑臭水體,下決心治理好,大幅減少甚至消滅掉;通過這兩頭來帶動中間一般水體的水污染防治。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