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工業領域最大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上海大眾天然氣分布式能源中心將成為我國工業領域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分布式燃氣能源項目,該項目的開工也意味著航天能源將逐步由EPC系統集成模式向“聯合生產+系統集成”模式轉型,推動分布式能源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乘能源結構轉型東風
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轉型過程中,天然氣作為清潔、高效、安全的新能源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為推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產業的發展,2014年年底,我國出臺了《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示范項目實施細則》,《細則》進一步明確了對分布式能源的支持措施,特別是有關并網、特許權的內容,這是我國當前分布式能源發展最為關鍵的一步。
此外,上海市還配套出臺多項扶持政策,并將于今年全部完成中小燃煤鍋爐的清潔能源替代。這些都為發展分布式能源帶來了東風。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不僅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清潔、高效、安全、靈活的先進能源利用方式。“預計到2020年,我國天然氣供應將達到6000億立方米,比2013年翻兩番,如何消費將成為‘十三五’重點關注的問題。”在航天能源總裁方建平看來,當前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
強強聯合敢為人先
作為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長期以來,天然氣分布式能源設備主要依賴進口。
為降低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在上海大眾天然氣分布式能源中心建設中,航天能源與世界知名燃氣輪機制造商德國曼恩公司合作,聯合生產燃氣輪機發電機組。但這并不是航天能源的終極目標,方建平表示,航天能源將致力于成為“氣態能源總體方案解決者”,希望將來不僅能做系統集成,還能夠提供核心設備,積極參與國家工業燃氣輪機發展布局,爭取建成國內首個小型工業燃氣輪機發電機組生產基地。
上海大眾天然氣分布式能源中心項目總裝機容量達26.5兆瓦,每小時蒸汽產量近60噸,設計能源綜合利用率達84.3%,該項設計大大高于70%的國家標準。
該項目采用四臺曼恩公司最新技術制造的燃氣輪機,單機功率6.63兆瓦,單循環發電效率32.7%,是目前相近功率段工業燃氣輪機中最先進機型,也是該型號的工業燃氣輪機首次在我國使用,其超低的排放和優越的性能將有望受到市場和客戶的青睞。
該項目計劃于今年年底建成,投運后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萬多噸,節約標準煤1.6萬多噸,相比燃氣鍋爐每年可節省運費8000多萬元,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上海乃至全國推進煤改氣都將具有積極的示范效應。
三分國內市場有其一
從2004年涉足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技術開發及應用推廣開始,航天能源至今在該領域已經耕耘了10余個年頭,在此過程中,航天能源積累了豐富的系統集成經驗,這也是一般競爭對手難以企及的核心優勢。
對此,航天能源副總裁高頂云形容自己的團隊就像一位優秀的醫生或廚師,能夠根據用戶個性化的需求,結合建筑節能原理,特別是目標用戶的負荷及其特點和經濟效益,綜合考慮排放、噪聲、環境等各種因素,量身制定分布式能源項目設計方案,以達到綜合效益最優。
目前,我國開工或建成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100多個,而航天能源建成并投入商業化運行的就有30多個,在2014年,航天能源在建的項目就有7個,同時新簽合同5個,占據全國市場份額超過三分之一,建設項目涵蓋了工業設施、賓館、辦公大樓、CBD、醫院、數據中心等各種能耗需求較大的領域。
近年來,航天能源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發展迅猛,在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8000萬元的基礎上,2014年再創新高,將這一數字提高到了2.4億元,使得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發展成為航天新能源主業之一。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