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這無疑是北汽新能源去年異軍突起的真實寫照。半年蟄伏休眠,半年破繭成蝶。在收獲了2014年度最暢銷純電動汽車的名號后,北汽新能源的驚人速度引人深思。
自從2013年由獨資公司轉為股份制企業后,北汽新能源開始與產業鏈上下游的公司“聯姻”。Atieva、西門子、SK、ATL——北汽將新能源汽車所需的尖端技術通過合資、收購股權等方式紛紛納入麾下。與樂視的合作更成為車企跨界互聯網的范本。
充電之殤
“由于充電樁安裝困難或者無法安裝而最終導致用戶放棄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比例是50%”,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在接受《英才》記者專訪時對充電難的問題直言不諱。
數據顯示,2014年北汽新能源售出5510輛純電動汽車,同比增長238%,進入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前四強。今年以來,北汽新能源1-4月累計銷量突破4000輛,這一數字已經接近去年全年銷量5510輛的80%。
北汽新能源的體驗式營銷已經足夠深入人心、平臺化車型的聯動效應也為新能源汽車的產能提供了充足保障,雖然目前的成績已經足夠耀眼,但是原可以過萬的銷量卻因為“充電難”而大打折扣。這不僅僅是北汽新能源的瓶頸,更是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瓶頸。
一位北汽新能源ev200的車主在接受《英才》記者采訪時印證了上述說法,由于在安裝充電樁問題上小區物業需要向電網公司提出申請,因此充電樁至今無法順利安裝入戶。
鄭剛告訴《英才》記者:“建一個充電樁牽涉的關聯方太多,大概有八九個部門,流程相當復雜”。
從車主的角度出發,選擇新能源汽車是一樁劃算的買賣。在北京購買一輛北汽新能源的ev200可以得到總計9萬多元的補貼;其次,新能源汽車不用像燃油車一樣苦等搖號,中簽率相當高;而最關鍵的一點是4月2日北京市政府發布通告:自2015年4月11日至2016年4月10日,純電動小客車將不再受尾號管制限制。
4月9日,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公布的數據顯示,本期個人新能源汽車申請者首次突破3000人,達到3874人,而此前申請指標的人數一直在2000人左右徘徊。根據今年的指標配置方案,本期分配給個人的新能源汽車指標只有3333個,這意味著,從這一期開始,想買電動汽車的車主未必一定能搖到號了。
補貼多、上牌快、不限行,這些政策層面的支持無疑先行一步,催生了人們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熱情。然而購車后的充電問題如果無法得到合理解決,現有公共充電樁的數量勢必難以滿足車主,甚至會出現排隊充電的窘境。
因此鄭剛表示:“充電問題是目前推動新能源汽車、純電動汽車快速發展的最大障礙”。
資本撬動產業
從新能源廠商的角度來講,沒有充電設施就沒有企業成長。所以北汽新能源已經開始整合社會資源,融通社會資本,一起來打造充電服務。
北汽新能源正在試圖令充電樁建設的關聯方成為受益方,據鄭剛介紹,北汽新能源已經帶動了多達100億以上的社會資本,來進行充電設施的建設。
目前,隨著北汽新能源自建的三處公共充電站、共8個充電設施的建成及投入使用,北汽新能源已完成建樁5300個,建樁率超過五成。其中2254個為家用私人充電樁,2156個為社會公共充電樁,另有890個充電設施為工信部、科技部等國家部委及恒譽租賃、出租車公司等社會服務機構所建。
尤其在社會公共充電樁建設方面,北汽新能源與北京電力、中國普天、富電、特瑞德、華商三優等企業結成充電服務聯盟,建立快充+慢充的立體停車庫,大力布局充電設施。
從充電站運營效率最優化和新能源汽車用戶充電效率最大化的角度出發,每100公里公路需建設4座充電站,每座充電站需有25個充電樁(成本約250萬元)。按照目前我國公路435萬公里的總里程計算,大約需要4350億元的總投資規模。另一方面,再加上城市公共充電設施和家庭自用充電樁的投資,充電樁市場的投資有望達到萬億級別,這其中的商機不言而喻。
“未來我們還會通過互聯網、車聯網、充電網的三網融合創造更多的商業機會。”——不僅是在充電設施的建設,北汽新能源正在通過資本運作提升其所在產業鏈上下游的軟硬實力。
整車技術層面,北汽新能源認購了美國atieva公司25%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atieva公司研發團隊曾經參與過特斯拉以及多款純電動汽車的研發,這無疑為北汽新能源整車技術的提升做足伏筆;北汽新能源還與德國西門子在北京成立合資公司,生產電機系統。
電池方面,北汽新能源分別與韓國SK集團和國內最大的動力電池公司ATL成立了合資公司。鄭剛介紹,目前北汽新能源汽車上搭載的就是這兩家公司所生產的電池。另外,北汽新能源還持有普萊德電池公司24%的股權,此公司主要生產鈷酸鋰、磷酸鐵鋰、三元材料電池。
車聯網方面,北汽集團也已經與近來風頭正勁的樂視達成合作意向,除了共同持股atieva公司以外,北汽還將通過新能源汽車這一平臺,與樂視聯合打造超級汽車。
“前年,北汽就已經開始吸引社會的其他投資人,把過去獨資的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打造為股份制企業。未來,我們還將通過混合所有制和戰略投資人的引進,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資本來源多元化,最終我們爭取在兩三年的時間,將北汽新能源帶到美國納斯達克資本市場,實現直接融資。”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