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上看, 無論是早期的美國、7 0 年代的日本、還是亞洲金融危機后的韓國,擺脫危機并為后續發展奠定基礎的就是科技創新。目前,嚴峻的危機驅使各國爭相通過技術創新尋求出路,在金融危機的底層已經激烈涌動著新一輪產業革命。在全球金融風暴還在蔓延的今天,各個國家和企業已經在尋找引領自己走出危機和危機后引領全球經濟的新技術和新的產業增長支柱。其中新能源技術是這場競爭的焦點。
去年下半年以來,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能源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圍繞能源問題的國際地緣政治格局復雜,巴以沖突不斷,中東局勢不穩,年初俄羅斯切斷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歐洲天然氣供應出現困局,能源越來越多地被用作影響國家間政治、經濟關系的戰略工具。
在當前金融危機條件下能源工作應該怎么辦?當前發展的一些問題,我認為也是能源工作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因為前一段時間,溫家寶總理專門講了每次經濟危機之后,伴隨的是一場新的科技革命,催生新的科技發展和新的產業。我認為政府的能源工作在科技方面要下更大的力度。
在當前金融危機影響下, 中國能源發展既有“危”也帶來了新的“機”。新的機遇不僅是國內的調整, 同時在于我們正在迎接新世界科技革命的到來,如果說上一輪科技革命是I T的話,新一輪應該是ET也就是說是能源技術革命。
我的觀點就兩句話,第一是我們堅定地支持新能源的基礎研究和工業化生產。這就是說新能源的很多基礎工作沒有做透,更主要的是新能源不是實驗,而是要進行工業化生產,是讓產品到市場里有競爭力,這是漫長的過程,我們一定支持。第二是同時更加重視傳統能源的節約、可持續發展,就這兩點結論。
目前,我國正在舉全國之力打造“風電三峽”。而隨著酒泉風電基地一期招標工作的完成,“風電三峽”建設已進入到白熱化階段,二期招標工作也已全面展開。不過,由于風電發展速度超過預期,電網規劃速度難以跟上風電發展速度,風電并網問題已經成為風電大規模發展的“瓶頸”。一般認為,“風電三峽”建成后很有可能陷入電力無法輸送的尷尬境地。
全球金融海嘯、石油價格的大幅度波動、美國在中東地區參與和策劃的一系列軍事行動等全球重大事件,使得“油氣戰略”成為近期頻頻出現在各種媒體上的熱點詞匯。不久前,地質出版社出版的由我國著名石油發展戰略研究學者張抗先生完成的140萬字新著《中國和世界地緣油氣》就以大量的資料和精辟的論述引起了業界的關注。本刊記者特意走訪了該書的作者張抗先生。
關于我們 | 誠聘英才 | 會員注冊 | 網站地圖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1999-2017 北京中能網訊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蜂窩8號中雅大廈A座14層 郵政編碼:100038
電話:010-51915010,30 傳真:010-51915237
支持單位: 中國企業投資協會|中國動力工程學會|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國城市燃氣協會 承辦單位:北京中能網訊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證040220號 京公海網安備11010800088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