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首語 |
本期能源思考關注重點是中國能源戰略、能源安全與環境安全問題。韓曉平《中國能源戰略新格局》收集了中國對外能源合作多種案例,中國對外投資能源合作成果斐然,但在地緣政治不穩地區投資能源,風險極大,昔日殖民列強的地緣爭霸也增大了富含石油地區政治風險,中國企業投資挫折、教訓也多。但中國經濟迅猛發展,中國已不可能閉關鎖國發展了。中國需要國外資源,國外眾多國家和地區也急需中國資金、技術與物美價廉制造業產品,深化開放與合作可以取得雙贏甚至多贏。
|
封面文章 |
自中國新一屆政治局常委們接棒以來,中國的能源戰略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與之相應的軍事和外交戰略也在積極調整。這一變化被習近平總書記定調為:能源消費、供給、技術和體制革命,以及“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開發環境下確保能源安全戰略的核心為“西進戰略”,也被譽為與亞歐國家合作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戰略。
|
高端論壇 |
中國的進口能源主要是油和氣。中國的能源結構和美國有很大不同。中國的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的67.5%,正如剛才大衛先生所說的。中國在這一點上和印度的能源結構差不多,印度的煤炭大概也占這么大比例。而美國的煤炭在能源結構中只占不到30%。美國的核電占總發電量的20%,有一百個核電反應堆在運行。而中國核電只占發電量的2%,現在中國只有28個核反應堆在運轉。但是剛才大衛?桑德羅先生說,中國在建的核電站占世界的將近一半,這是真的。因為中國現在在建的核電反應堆有30個,全世界只有64個核電反應堆在建。所以美國的能源結構與中國相比,清潔化的程度遠遠比中國好。近年,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異軍突起。
|
本期關注 |
核電與核安全監管是確保核能利用“安全第一”并實現可持續核電發展目標的重要保障。核電監管經多年實踐形成了國際經驗:完善的立法是進行有效監管的堅實依據;獨立的機構是全程特殊監管的體制保障;反應堆是全程監管的核心,后端監管日益被重視;足夠的監管能力是有效監管的必要條件。
|
|
專題討論 |
1973年“石油禁運”結束后,歐佩克開始執行獨立的石油政策。迄今為止,國際石油市場已經歷了從高油價均衡到低油價均衡,再到高油價均衡的周期性轉變。但是,對于歐佩克影響油價的能力,學術界至今存在著廣泛的爭議。歐佩克研究也成為石油供給研究和國際油價研究的難點。
|
雖然歐洲和中東有些人對此感到懷疑,但美國頁巖氣和致密油革命是真實的。美國原油產量自2008年以來上升了近80%,目前比那時多供應290萬桶/日,高于歐佩克(OPEC)12個成員國中除沙特外任何一個國家的產量。同期,加拿大油砂也令北美供應量增加了100萬桶/日。德克薩斯州鷹灘(EagleFord)和北達科他州巴肯(Bakken)等已經赫赫有名,作為新的大型產區,成為這一技術突破的象征。
|
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在3個月內急速下跌了40%左右,震驚全球市場。究其原因,眾說紛紜。陰謀論首當其沖,因為這個時間點恰恰與美國率領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相重疊。但我以為,全球市場都忽略了一個現象:本輪原油價格暴跌,與去年4月份黃金暴跌相類似,都是單一品種暴跌、急跌,與外匯市場的關聯度很低。
|
歐佩克成立于1960年9月,現有12個成員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內瑞拉、卡塔爾、利比亞、阿聯酋、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厄瓜多爾、安哥拉。
|
特約專欄 |
2013年3月2日,北京國際能源專家俱樂部特邀中國科學院“大氣灰霾溯源”項目負責人、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王躍思研究員以“中國霧霾的能源成分與解決方案”為議題,做了“PM2.5,霾污染及調控”主題報告。來自國家發改委、環保部、財政部、能源局、中財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科院、神華、中石油、中海油、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歐聯合投資基金等機構和企業共30余位專家出席并參加了討論。
|
特別報道 |
15年前一位滿懷雄心壯志的年輕人來到美國硅谷尋找投資機遇,然而面對200萬美金的請求三十家風投公司統統給予無情的回駁。今年中秋,這位已逾知天命之年的中年人再次來到美國,然而這一次他卻是擁有價值上千億美元上市公司的董事會主席。如今,他已無需躬身祈求投資機會,因為這次前來尋找投資機會的華爾街大佬們排隊拐了18個彎,連電梯都需等40分鐘。這不僅僅是馬云和阿里巴巴的逆襲,更是互聯網的一次扭轉乾坤。1999年,鮮有人了解互聯網,阿里巴巴還只是《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拉伯樵夫。同樣,在2014年,能源與互聯網在許多人看來依舊是不相干的兩個名詞,然而無論是從微電網的發展還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上,種種跡象均暗示著能源互聯網正悄然開啟二十一世紀能源的一個黃金時代。
|
人物 |
朱光亞曾兩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并榮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為表彰他對我國原子能科技事業發展做出的杰出貢獻,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其命名委員會批準將我國國家天文臺發現的、國際編號為10388號小行星命名為“朱光亞星”;朱光亞是遙遠蒼穹中最亮的星,被評為“2011年度感動中國人物”,其獲獎名片是“中華之光”,感動中國推選委員對朱光亞的評價:“縱覽全局,心系祖國,中國核事業的領航人,保衛的是家,捍衛的是尊嚴,顯示的是中華民族的錚錚傲骨!”、“肅然起敬,卓越功勛,他代表的群英,使我們的民族——自強,自信,自力,自尊!”
|
馬哲睿(ChristophedeMargerie),生于1951年,1974年進入道達爾公司,1995年任道達爾中東地區總經理,2002年任勘探和生產總監,2007年2月任道達爾集團首席執行官。2014年10月20日,馬哲睿乘坐的私人飛機在莫斯科機場墜毀,馬哲睿和3名機組人員全部身亡。
|
分析點評 |
近日,在紐約舉辦的一場關于中美能源合作國際研討會上,美國能源部前助理部長戴維?桑德羅作了關于“頁巖氣在中國”的發言,他結合美國開發頁巖氣的經驗,分析了中國未來頁巖氣資源開發的前景以及面臨的挑戰。
|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已經擁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裝備制造業產品,如火電、高鐵、核電等。但是,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效率低、金融服務不配套,成為制約裝備制造業“走出去”的突出問題。
|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是以清潔的天然氣為燃料,通過冷熱電三聯供的方式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具有綜合能效高、清潔環保、安全性好、削峰填谷等優點。由于思想認識不足、法規機制不健全、技術不達標等條件制約,我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并沒有形成蓬勃發展之勢。隨著我國天然氣供應日趨增加,智能電網建設步伐加快,專業化服務公司方興未艾,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在我國已具備大規模發展的條件,對于存在的制約因素,急需對癥下藥,采取綜合措施加以解決,推動產業的發展。
|
國際石油公司在華遭遇的頁巖氣“劫”準確的說并不應當全數歸結于“中國因素”,國際石油公司自身無法改變的企業特性也是導致其在全球范圍內頁巖氣開發遭遇普遍性“滑鐵盧”的重要原因。
|
|
新概念 |
發展新能源是大勢所趨,其中空間太陽能有望成為人類的終極能源。3.5∶1——這是空間太陽能發電與地面太陽能發電的效率比。歐洲已將空間太陽能發的電賣到四川,但很多中國人卻連這種電怎么來的都不明白。
|
書訊 |
進入21世紀,中國大陸企業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世界,整合各類資源,尋求技術、品牌、市場、資源并提升效率,這是中國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然而伴隨著一路高歌的中國對外投資,是海外持續的質疑、非議、限制甚至反對。中國經濟飛速崛起時國際輿論充斥著“中國威脅論”一樣,海外監管機構和社會輿論對中國海外投資有很多質疑和非難。一些主要東道國對中國投資的審批要求在趨緊,一些正在制定中的、新的區域性投資規則也將使中國投資遭遇更大挑戰。除了公開被拒的投資外,還有很多中國海外投資項目在與國外監管機構作非正式溝通時,就由于對方對中國投資的疑慮和戒心而受阻,默默地撤回。
|
論文平臺 |
在中國油氣勘探開發歷程中曾經歷了由初期學習前蘇聯儲量規范到改革開放以來努力與世界接軌的過程,同時考慮到中國油氣勘探開發特點和數十年來歷史數據的銜接,形成了自己的儲量系列。這集中反映在現行的(常規)油氣儲量規范和每年發布的油氣礦產儲量通報等文件上。與國際通用的石油儲量系列相對比,筆者發現其中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這恰是討論本文的論題時必須要提前說明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