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首語 |
作為當今能源行業最為重要的主角之一,石油一直以來扮演著都是大哥大的角色,左踢煤炭,右擠可再生能源,可謂風光占盡,“耀武揚威”。然而,石油的這一個殊榮可能要被寫進歷史。自2014年下半年起,石油價格一跌再跌,從高峰期的每桶超過100美元跌至低谷時的30美元附近,各主要產油國損失慘重。業界普遍認為油價下跌的原因主要是世界石油市場供求失衡所導致,而美國的頁巖油氣革命以及中國經濟下滑導致的石油需求減緩被認為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促發因素。
|
封面文章 |
多年來,我一直致力于推進中國天然氣大發展,是一個積極的鼓吹者,做了無數的研究,寫了無數的文章,還出了幾本書。我一直堅信中國的天然氣時代將不可逾越,沒有什么能源能夠取代天然氣在能源結構中的關鍵性作用。但今天我開始動搖了,我開始相信天然氣并非不可替代,天然氣時代在中國可能被逾越。新的能源技術突飛猛進,不僅為煤炭和石油敲響了喪鐘,也為天然氣產業敲響了警鐘。
|
高端論壇 |
縱觀當今世界,人類在享受經濟增長、科技進步、社會發展所帶來巨大成果的同時,也逐漸清晰的認識到由于過度使用和依賴化石能源所帶來的危機,面臨日趨嚴峻的能源安全問題、氣候變化以及生態環境挑戰,迫使我們必須重新思考如何利用能源這一古老而又嶄新的話題。
|
2016年10月29-31日,中國國家能源局、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江蘇省人民政府在中國江蘇省蘇州市聯合舉辦了第二屆國際能源變革論壇。論壇以“能源轉型中的協調發展”為主題,重點圍繞化石能源清潔低碳發展、終端能源消費轉型、可再生能源協同創新發展、未來電力系統轉型、交通能源轉型、建筑能源轉型、能源互聯網、區域能源轉型與分布式能源等領域,分享各國能源政策和轉型發展經驗,探討全球一致行動,協同推進全球能源轉向清潔低碳可持續發展模式。
|
本期關注 |
隨著電改的推進,特別是售電側市場的逐步開放,售電業務逐步成為各路資本和相關產業的關注點,而在售電業務的開展過程中,如何結合互聯網、物聯網相關技術
|
|
專題討論 |
今年年初以來,圍繞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凍產甚至限產的言論不絕于耳,但只限于言論上。目前,政治和經濟多方因素促使歐佩克限產成為現實,短期內提振市場情緒,但協議能否順利實施仍存較多疑問。
|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2013年世界石油市場還供不應求60萬桶/日,2014年就已經變成供過于求60萬桶/日,2015年過剩量更是達到160萬桶/日,且為新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供應過剩。從季度水平來看的話,2015年二季度市場過剩量最高達到200萬桶/日。本次石油市場供應過剩出現的力度之猛、對油價的打擊之狠,使得投資人的關注重點開始轉向“供需基本面”,石油市場何時能夠重回“供需平衡”狀態也成了大家熱烈討論的話題。
|
10月10日,在伊斯坦布爾世界能源大會期間,俄羅斯與土耳其簽署了建設“土耳其流”天然氣管道的政府間協議。根據協議,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將建設兩條經黑海海底至土耳其的管道。第一條管道向土耳其供氣,另一條計劃經土境內向歐洲南部地區的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波黑、馬其頓和斯洛文尼亞等地供氣,兩條管道的供氣能力為每年315億立方米。俄羅斯能源部部長諾瓦克稱,陸上管道第一條屬于土耳其(將成為土耳其天然氣管道系統的一部分),第二條管道屬于俄土合資公司。
|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9月底達成的凍產協議,使國際油價下跌的趨勢暫時有所緩解,市場仿佛又重現希望。但油市的真正回暖,單靠一紙協議很難實現。由于歐佩克的國際影響力正在減弱,其控制石油價格的能力也在消退。
|
特約專欄 |
2016年7月2日下午,北京國際能源專家俱樂部清潔能源技術評估與推廣平臺(Technology Assessment and Dissemination,簡稱TAD),針對杭州泵浦節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泵浦”)的循環水系統高效節能技術作為評估與推廣的對象,進行了深度討論與評估。這是TAD組織的第二次評估和推廣活動。
|
特別報道 |
11月1日-2日在京舉辦的“第三屆中國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和能源轉型國際研討會”上,如何通過能源轉型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在“一帶一路”的世界經濟發展戰略中提升中國綠色領導力作為會議主題,被廣泛的交流和討論。
|
人物 |
嚴爽,中國石油工程開拓者。北京大學礦冶系畢業后,先后在唐山開灤煤礦、北京龍煙鐵礦、實業部等單位工作。后因軍閥割據,工資不能按月支付,遂離開實業部至吉林省穆棱煤礦任職。
|
本文是對格瑞克集團主席格瑞沃先生的采訪稿,格瑞沃先生多年來奔波于中國的多個省份,以為中國提供清潔能源為使命,其一手創立的格瑞克集團以開采煤層氣為主要業務,這幾年在中國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清潔能源的提供商。
|
分析點評 |
2016年對于中國核電產業來說是步履維艱的一年。目前,僅有一處新電廠開始動工建設。而且現在看來,2020年達到運行裝機容量5800萬千瓦的核電發展目標也似乎難以實現。
|
對我國而言,應借助本輪電力體制改革的春風推進電力市場建設,建立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的市場機制,從大范圍消納著眼、中長期交易著手、電力市場建設著力,從而助力我國實現低碳綠色和可持續發展。
|
鋼鐵煤炭等行業產能過剩是當前困擾我國經濟的突出矛盾,在解決這一問題時需要看到,供給過剩與需求不足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中央在部署供給側改革任務時強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猱a能過剩似有必要探索從供給和需求兩側發力尋找解決途徑。
|
氫能,作為新能源之一,因為可以實現從開發到利用全過程的零排放、零污染而備受關注,有觀點認為,氫能將成為人類發展的終極能源,存在巨大的發展潛力。但不可否認,目前,氫能的規模化應用才剛剛起步。
|
近期,生物質能源利用引發國家層面的高度關注。7月7日,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會議,集中討論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相關議題。7月22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組織召開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摻煤監管工作座談會,討論修改《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防治摻煤指南(征求意見稿)》。發展生物質能源,不僅對提升可再生能源比例、減緩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做出積極貢獻,還會對促進秸稈“禁燒”、推動電能替代發揮積極作用。從產業層面看,目前生物質能源發電行業總體上仍處于虧損狀態,亟需解決諸如原料收集、核心技術、科學運營等難題,方能引導投資與發展積極性,形成良性循環。
|
日前啟動的“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堪稱為新能源時代汽車產業的“加氫”之舉。對于同為新能源驅動的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業界和公眾常有誰能勝出的疑問。
|
新概念 |
要做出單層石墨烯真的很簡單,我們不僅早在2015年就完成了這個技術,而且不需要再還原,橫向尺度也比同業高出至少10倍。但我們最后只用在透明導電膜,甚至還破碎成納米級懸浮液,就是因為微米級單層石墨烯用途不大,冷干后還會嚴重堆棧,這些在石墨烯業者都知道的道理,不知道為何還要拿出來炒作?
|
書訊 |
Myths這個詞,經常被翻譯成神話。一查大英百科全書才知,在普羅大眾的詞匯里,myth代表的是沒有事實基礎的集體信仰(In popular use, a myth can also be a collectively held belief that has no basis in fact),因此可以被翻譯成“荒誕的說法”,或者簡單一點又發音相近,迷思 – 引人入迷途的思想,多好的中文翻譯!
|
論文平臺 |
本穩定導則的編制是經過嚴密研究中國和世界大停電,特別是1965年北美大停電。結論是“聯鎖反應的大停電原因 - 不受控制的電力系統和繼電保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