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能源思考關注中國天然氣發展。隨著中國北方進入供暖季節,河北、山東、陜西等地出出了天然氣氣源不足窘境,并導致天然氣價格漲勢迅猛,液化天然氣9月份價格僅為3600元/噸,到11月3日全國標桿價格為4915元/噸。12月1日,掛牌價創出9400元/噸的歷史新高,各地LNG均價也紛紛突破7000元/噸。同時河北天然氣出現橙色預警,部分學校因煤改氣而無天然氣源發生學生挨凍事件,引發社會與媒體關注,也引發諸多能源專家關注。
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2016年7月4日曾聯合發布了《關于推進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發改能源〔2016〕1430號)文件,旨在“提高能源系統效率,增加有效供給,滿足合理需求,帶動有效投資,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能源是國民經濟中的一個重要行業,我們從事能源工作的同志當然關心十九大報告中關于能源問題的論述,因為這將指明今后能源工作的任務、指導方針。我也認真通讀了幾遍報告,認真查找有關能源方面的論述,發現報告中有四處提到能源,但都是放在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第一節,“推進綠色發展”中來講的。提到了“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使用”,還提到了要降低能耗,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關健詞是“清潔能源,低碳能源”。
我國幅員遼闊,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根據最新統計數據,全國水電技術可開發量約6.6億千瓦,其中四川、云南水電技術可開發量約2.6億千瓦
石油有關人士表示公司在廣西的天然氣投資不少,但由于廣西管網統購統銷加價等因素,投資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效果。當地燃氣分銷企業也認為廣西管網在中石油長輸管線和地方燃氣分銷企業管道之間建設天然氣分輸站(計量調壓站),實質投入不多但加價嚴重,導致燃氣成本過高,終端消費者難以承受,影響市場開發。
近年來,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進,能源轉型步伐加快,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快速發展。目前,在推進能源革命戰略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天然氣發展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成為中國能源轉型發展的戰略選擇,同時天然氣發展還將面臨新要求、新挑戰。
氫能是清潔的二次能源。近年來,隨著氫能應用技術發展逐漸成熟,以及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壓力的持續增大,氫能產業的發展在世界各國備受關注,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繼將發展氫能產業提升到國家能源戰略高度。2016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等聯合發布的《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發改能源[2016]513號)提出了能源技術革命重點創新行動路線圖,部署了15項具體任務,“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位列其中,標志著氫能產業已被納入中國國家能源戰略。
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對于沒空“過什么婦女節”的栗世芳來說,還是讓2017年變得有點兒不一樣——在回國創業的第七年,作為包頭市漢諾威工業裝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裁,她在清潔取暖領域的努力獲得了更高層級的認可。
曹本熹院士,是中國石油大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石油科技和石油教育的開拓者,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核化工專家、兩彈功臣、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獲得者,原北京石油學院副院長。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全球矚目。2012年末中國風電裝機61GW、光伏裝機3.4GW,風光年發電量總計1066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2.1%。至2016年年末,中國風電裝機達到149GW、光伏裝機達到77GW,年發電量總計3072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5.1%。中國的風光裝機均已穩居世界第一,大規模的產業應用促成了大幅度的成本下降。
電力行業是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屬于國有資本相對集中的行業,占比達到70%以上,國有企業在過去電力發展和轉型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國企”,中央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也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如今的全球能源環境面臨著在90年代無法預想到的挑戰。隨著新興經濟體的崛起,這些國家在全球能源問題上的參與就顯得至關重要,尤其是中國的參與。在能源憲章條約生效的20年后,對一些國家,包括但不限于俄羅斯,他們對實踐中條約的作用并不是十分的滿意。以上所有的問題,意味著能源憲章需要進一步的“現代化”。中國目前在能源需求和對外投資方面的情況與能源憲章成立時的歐洲非常相似-中國正在對外投資,建設輸油管道并且逐步的使能源領域自由化。
11月17日,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核能發電分會2017年會在北京舉行,國家能源局核電司副司長史立山在會上講話致辭。本文根據他的發言整理而成,為方便閱讀,略有修改,根據講話內容添加小標題,未經演講者審核。
據美國核創新聯盟(Nuclear Innovation Alliance, NIA)組織的一份新報告說,美聯邦和各州的政策制定者和官員應支持美國公司開發小型模塊式反應堆(SMR)。這有助于確保美國未來幾十年作為國際核能技術領導者的地位。
在中國向一個更可持續、更廣泛的增長模式進行轉型的過程中,如果必須有一個優先要解決的問題,那就是能源。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目前,中國每天要進口大概740萬桶石油。而與此同時,中國煤炭和天然氣的進口量在全球范圍內也是首屈一指的。
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于2016年發布了《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要求在“規劃實施過程中,適時進行滾動調整”
關于我們 | 誠聘英才 | 會員注冊 | 網站地圖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1999-2017 北京中能網訊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蜂窩8號中雅大廈A座14層 郵政編碼:100038
電話:010-51915010,30 傳真:010-51915237
支持單位: 中國企業投資協會|中國動力工程學會|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國城市燃氣協會 承辦單位:北京中能網訊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證040220號 京公海網安備11010800088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