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國家發改委對外發布了《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有關要求的通知》(簡稱“通知”),明確了經營性電力用戶的發用電計劃原則上全部放開。全國各地市場開放將更加全面,各市場主體參與市場的積極性不斷增強。
我們現在思考能源革命和交通革命,仍存在能源人想能源的事,交通人想交通的事,大家都在線性思考問題,很多事情想著想著就陷入困境,越想越無法脫身,越想越無解。互聯網革命的成功在于跨越維度,跨越行業,跨越產品,跨越需求進行整合創新和協同優化,解決能源革命和交通革命的關鍵,需要跨出行業局限,在更大范圍整合資源優化配置,需要有互聯網思維。
2014年6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引領我國能源行業發展進入了新時代。這一重大戰略內涵豐富、立意高遠,是我們黨歷史上關于能源安全戰略最為系統完整的論述,代表了我國能源戰略理論創新的新高度。實踐證明,這一戰略符合我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遵循能源規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能源領域的重要體現和科學運用,是新時代指導我國能源轉型發展的行動綱領。
習近平總書記于2014年提出了能源革命戰略,在過去的五年中,為實現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目標,我國已在能源供給側改革、能源市場化改革、能源互聯網示范工程建設等方面開展了諸多工作,但從政策實施情況來看,目前能源革命還未真正得到有效落實并且取得預期效果。
陜西、寧夏、青海三省(區)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管網設施發達,是我國最重要的油氣開發基地,也是國家西氣東輸、北氣南送等多條重要戰略性氣源通道的樞紐。
我國分布式能源已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一是經濟新動能帶來了新的能源需求,商業和服務業需要更分散的能源供應,重工業代表的傳統大型集中式負荷比重不斷降低,而以辦公和小型工業為代表的分布式負荷比重不斷提高;二是新技術新模式為分布式能源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大數據和共享經濟使能源“產消者”從概念走向現實,能源系統正在被重塑。
分布式能源是一種供能系統,按熱力學原理是在能量綜合梯級利用理念的基礎上,通過消耗一次能源產生電能、熱能與冷能,并就地使用的分布式供能系統。隨著能源多樣化和能源技術的進步,分布式能源也可以是就近消納的微網型供電(熱)系統,如分布式小水電、太陽能發電等。
什么是石油權力?為什么石油能夠擁有“權力”?清泉在此前的微文——《“石油政治”:想說愛你和恨你都不容易!》和《石油權力:當代國際政治紛爭的“照妖鏡”》中,均詳細分析了石油權力。結合業界專家們的共識,現在可以認為,石油權力主要由資源(供應)權力、市場(需求)權力、輸送(通道)權力、定價權力、技術與管理權力、金融權力這六種子權力(二級權力)構成。
在光伏產業即將邁入平價大門之時,筆者采訪了國家氣候戰略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李俊峰老師。這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的主要起草人和能源老槍。
劉寶琛是我國隨機介質理論的奠基者及其應用的開拓者。發展創建時空統一隨機介質理論,將其應用于建筑物下、河下及鐵路下開采地表保護工程。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這標志著,中國的5G產業鏈已經成熟,初步具備了商用的條件,我國將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隨著5G時代的來臨,以5G為代表的移動通信技術正在與AI、大數據緊密結合,開啟一個萬物互聯的全新時代。可以預見,隨著5G技術與應用逐步推廣,技術與行業融合將隨之加速,新業態、新模式將不斷涌現。
為應對急劇變化的環境,俄羅斯正積極調整油氣政策,它不但有助于能源強國戰略的實現,也有利于國際油氣市場的穩定。
今年4月中旬,按照上級統一部署,有機會到全球首個煤直接液化項目——國家能源集團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進行蹲點調研報道,實是一件幸事。煤直接液化工程項目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煤直接液化工藝對能源安全的戰略意義和國防安全的保障作用;同時也深切地感受到,煤直接液化是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一條重要途徑。
從2018年一季度開始,由于特朗普政府片面追求“美國優先”,奉行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大打貿易戰,打破了國際市場按規則開展競爭與合作的傳統格局,國際市場大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世界處在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之中,世界能源市場,特別是石油天然氣產業發展遇到和將會遇到一系列新問題,我國未來能源安全勢必也會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
美國西屋電氣公司(俗稱“西屋”)是世界聞名的“百年老店”,進入新世紀以來一直“灰頭土臉”,壓得“喘得不過起來”。先是被“賣來買去”,直到“破產重組”,連最“拿手”的先進壓水堆設計也還沒有痛快的“出手”。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中國石油工業砥礪奮進的40年。
隨著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的不斷深化,能源系統發展呈現出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清潔能源開發集中式與分布式協同
關于我們 | 誠聘英才 | 會員注冊 | 網站地圖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1999-2017 北京中能網訊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蜂窩8號中雅大廈A座14層 郵政編碼:100038
電話:010-51915010,30 傳真:010-51915237
支持單位: 中國企業投資協會|中國動力工程學會|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國城市燃氣協會 承辦單位:北京中能網訊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證040220號 京公海網安備11010800088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