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的美國大使館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個直徑2.5微米以下的懸浮顆粒的監測數據。從此,這個在未來的幾年里長期肆虐人們的健康殺手就這樣猝不及防的走進公眾的視野。它所掀起的霧霾風暴讓華北地區的人們長時間“不見天日”,人們談之色變,對藍天的渴望從未變得如此的強烈。
近日,中國能源報發文“天然氣發電的對錯之爭”,直接引用了中國工程院江億院士的觀點:“我國不應再發展天然氣熱電聯產了,要盡快停止?!彼挠^點引起業界的一片嘩然,如何看待這場爭論,如何評判天然氣熱電聯產,不僅直接關系到中國能源結構性轉型和供給側改革,也關系到中國應如何面對世界“百年之大變局”。
根據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建立的中國建筑能耗模型(CBEM)的研究成果,2017年,我國北方城鎮供暖能耗為2.01億噸標準煤,占建筑能耗的21%。2001年~2017年,北方城鎮建筑供暖面積從50億平方米增長到140億平方米,增加了將近2倍,能耗總量增加不到1倍。能耗總量的增長明顯低于建筑面積的增長,表明節能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平均單位面積供暖能耗從2001年的23噸標準煤/平方米降低到2017年的14噸標準煤/平方米,降幅明顯。
近期,是否應在國內發展天然氣熱電聯產成為業內爭鳴與社會輿論熱點,個別學者認為我國不應再發展天然氣熱電聯產,而筆者認為,天然氣熱電聯產與煤電相比具有節能高效、環保低碳、節約資源等諸多優勢,與可再生能源(風電、光伏發電等)相比,則具有更好的調度靈活性與供給的穩定性。無論是從能源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的宏觀角度,還是從清潔低碳標準日益提高的城市用能終端的微觀角度來看,天然氣熱電聯產都是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應成為天然氣利用的主要形式之一。
綜合能源服務是一個寬泛的業務概念,而非是一個精確定義的市場概念。就商業意義的市場而言,必須有市場邊界、市場競爭規則、市場競爭者、產品或服務的購買方等一系列的條件才構成一個市場。
隨著全球能源結構轉型加速,可再生能源在供給側和消費側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根據2019年《BP世界能源展望》最新報告,可再生能源是增長最快的能源來源,到2040年,世界能源供應量的一半將來自可再生能源,屆時可再生能源將成為最大的電力來源。
俄羅斯是世界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和第二大出口國。2007年,俄羅斯石油產量首次超過沙特阿拉伯成為世界第一。此后,美國、俄羅斯和沙特作為三大石油生產國,不時輪替世界第一的位置。2018年,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產國,俄羅斯排名第三,石油產量為5.56億噸。
骨子里四川人的率性,讓劉朝全更能扛起中石油伊朗項目的重壓;而伊朗那些年的經歷,又讓他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
錢家麟于1928年出生于浙江湖州。1945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學。1949年畢業后,到北京清華大學化工系任教。1953年轉入北京石油學院,歷任燃料加工研究室、石油加工研究室副主任,石油化工教研室、化工原理教研室主任。
編者按:7月2日,2019夏季達沃斯論壇正式開幕。本屆論壇以“領導力4.0:全球化新時代的成功之道”為主題,旨在激勵與會代表探尋新的戰略模式,應對全球環境挑戰、經濟差距,技術變革等問題。論壇期間共有200場會議和研討會,其中能源轉型議題成為熱門話題。
電力需求響應在全球電力市場化改革過程中應運而生并不斷發展,人們對其意義和作用的認識也不斷深化。但隨著能源安全新戰略的深入推進,我們可能會發現所有這些認識都是低估。
市場的力量是鋒利的,它可以帶來高效的資源配置方式,但也會引發疾風暴雨的市場波動,它的運作方式是高度過程導向的;計劃的力量是穩重的,它可以保護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但也會導致效率的低下與成本的高企,它是結果導向的產物。如果說市場之手為“矛”,則計劃之手為“盾”,矛以破敵,盾以護己。
我們正在走向一個能源選擇多樣化的時代——這是美國能源部長里克·佩里2019年在德克薩斯州休斯頓舉行的《環球時報》周刊上發表講話時所傳達的關鍵信息之一。在休斯頓的這次會議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能源行業領袖和政治家聚集在一起,佩里將這個新時代定義為一個以可再生資源為主的時代,如風力發電、人工智能(AI)及相關數字技術,以及在全球迅速擴張的天然氣產業。
“低碳電力改變了能源經濟。核能、風能和太陽能的基建成本高,運行成本低,如果這種技術在部分負荷下運行,能源變得非常昂貴;半負荷運行,能源生產成本翻一番”。
《全球能源新聞索引》的出版可以說開創了中國能源出版界的一個先河。它關注的并不是能源新聞的內容,而是能源事件的本身。
LNG國際貿易已持續了半個多世紀,但就在最近幾年間,全球LNG消費強勁增長,液化項目投資回升,貿易結構發生根本變化,LNG市場在經歷了基本面上的深刻轉變之后,開始走向真正的全球化。
關于我們 | 誠聘英才 | 會員注冊 | 網站地圖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1999-2017 北京中能網訊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蜂窩8號中雅大廈A座14層 郵政編碼:100038
電話:010-51915010,30 傳真:010-51915237
支持單位: 中國企業投資協會|中國動力工程學會|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國城市燃氣協會 承辦單位:北京中能網訊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證040220號 京公海網安備110108000888號